佛學知識
-
佛法知識
六識在五種情況會斷 : 1、睡眠無夢時會斷。 2、悶絕時會斷,如休克時、被全麻時、被打昏時。 3、正死位會斷。從完全失去任何知覺,身體漸漸冷透,到中陰身完全生起,這段時間叫正死位,…
-
佛法知識
我們其實一直生活在影子世界之中。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不說外面存在的一切并不真實,因為我們其實永遠無法直接感受外部的存在。現在我們只來說說我們了解事物的過程。共有四…
-
佛法知識
六塵: 色塵:即眼根所對所觸、被眼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聲塵:即耳根所對所觸、被耳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香塵:即鼻根所對所觸、被鼻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味塵:即舌根所對所觸、…
-
佛法知識
禪宗六祖: 初祖達摩大師,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 以上講的是真心、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下面…
-
佛法知識
不生不滅:第一個特點,就是它永存,既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因為永存不滅,所以它真實。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的。生和死的概念,在世間法里,本來就是對立…
-
佛法知識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是說,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與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的關系,也是如此。如,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
-
佛法知識
○舍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由于《心經》是專講般若智慧的,舍利弗又智慧第一,所以舍利弗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機眾的代表。《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給舍利弗的。 舍利弗為什…
-
佛法知識
關于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并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
-
佛法知識
不論五根,還是六塵,其實都離不開四大,即構成物質現象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對身體來說, 地:是指身體中比較固定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筋腱等。 水:是指身體中可以流動的部分,如…
-
佛法知識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已經進入中道現觀的境界里面了。雖然能觀的是妄心,所觀的是真心,但必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