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識在五種情況會斷 :
1、睡眠無夢時會斷。
2、悶絕時會斷,如休克時、被全麻時、被打昏時。
3、正死位會斷。從完全失去任何知覺,身體漸漸冷透,到中陰身完全生起,這段時間叫正死位,大約八小時左右。
4、無論是進入無想定的人,還是無想天人在無想定中,意識都會斷。
5、滅盡定中,不但第六識斷了,而且斷掉了第七識五遍行心所的受、想兩個心所,所以又叫滅受想定。
關于定和禪:
定或禪,都指“心一境性”,即指意識既不昏沉,又不散亂。沒有禪定功夫的人,不是昏沉,就是散亂。
定,也叫禪定。但定的范圍較廣,不但包括四禪,而且包括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及滅盡定,還可以包括初禪前的欲界定、未到定。
禪,是禪那的簡稱,則僅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禪宗的禪與禪定的禪有什么不同?
1、禪宗的禪,指第八識,是第八識眾多異名之一。有人說,禪是佛心,這話沒錯,但要弄清楚。佛有兩種,一種叫本來佛或天真佛,一種叫究竟佛或圓滿佛。本來佛或天真佛僅指眾生位的第八識,而究竟佛或圓滿佛不但指佛位的第八識,也指佛的三身,即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廬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禪宗的禪,僅指佛地以前的第八識,佛地的第八識,則不名為禪;更狹義地說,僅指到初地入地心以前的第八識,因為禪宗參禪最多到這里就結束了,見道位圓滿了,從初地的入地心開始就進入修道位了。而禪定的禪,只是指色界定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只是第六識的部分境界。
2、禪宗的禪,指第八識的中道體性,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而禪定的禪,恰恰是有生有滅的法,意識不現行的時候,禪定及其所有的禪定境界也就沒有了。
3、禪宗的禪,指般若智慧,主要指第八識本具的本覺智慧,也指真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總相智和相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別相智,能引導眾生走向解脫和成佛。而禪定的禪,只是意識靜定的某種狀態,縱然加修神通而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也不能引導眾生走向解脫和成佛,只能起輔助的作用,在正知見具足的情況下,幫助開發本有的智慧,增進后得的智慧。
解脫的境界就是涅盤。涅盤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凈涅盤、有余依涅盤、無余依涅盤、無住處涅盤。涅盤是清凈無染之義,中道之義。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只有有余涅盤、無余涅盤兩種。大乘菩薩參禪開悟,則證本來自性清凈涅盤。八地以上的大菩薩由于已經滅除了分段生死的煩惱,故證得前三種涅盤,佛則圓證四種涅盤。無住處涅盤只有佛才證得,也叫大涅盤、大般涅盤,或究竟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