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
-
佛教十善
十善包括 一、不殺生而行放生 二、不偷盜而行施舍 三、不邪淫而修梵行 四、不妄語而說實言 五、不綺語而說質直語 六、不兩舌而說調解語 七、不惡口而說柔和語 八、不貪而修不凈觀 九、…
-
放生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不得分別大小貴賤 一味追求放生之數量或大小,而對某些眾生遠離慈心。如見兩盆魚,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則價錢和數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或思維買一大堆田螺的錢,還不夠買一只…
-
放生增福報四個環節需知道
許多人都期望通過放生積福積德, 增長福報,免災免難。于是,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或佛菩薩圣誕日,就會有不少佛弟子、善男信女三、五結伴,或以家庭為單位,或多人聚集起來,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
-
人生八苦簡述
投身為人實屬六道輪回中之幸事,更甚之方便可以聞之以如來正法,依教如實修行,即身成就,如此之言則實為人身難得。 雖然人道之眾生有幸為多生善業之福報,但是,人道之中同樣避免不了苦難與痛…
-
放生物命要注意哪些
放生是門學問,初發心放生人士,可委托有經驗的,放生前輩指導,并參加其放生活動,從中學取經驗,漸漸地自己便可,隨緣隨力放生,自利利他并廣為提倡。在此!放生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放…
-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凈”是。“律”佛法根本,嚴持凈戒,以期三業清凈,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渡;“教”乃依教修規,離指見…
-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念佛法門,雖為求生凈土,了脫生死而設,但其消除業障之力,實亦極其巨大。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閑邪①、存誠、敢享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須明白因果…
-
印光大師嘉言
印光大師嘉言 歷觀古今大圣大賢之生,皆其祖父積德所致,大富大貴亦然。其子孫生于富貴,只知享福造業,忘其祖父一番培植,從茲喪祖德以蕩祖產,任其貧賤,此舉世富貴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
-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
-
讀日杲禪師《語錄》
讀日杲禪師《語錄》 民國·李鼎昌世衰教微,風俗頹敗,道德仁義之士,云散風流;機械變詐之習,日新月異。既無宣圣①之周流行道,又無閩洛②之倡明絕學。以故社會中蚩蚩者流,如泛舟于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