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念佛法門,雖為求生凈土,了脫生死而設,但其消除業障之力,實亦極其巨大。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閑邪①、存誠、敢享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須明白因果,自行化他。

注:邪:同“也”,即“閑也”之謂。

念佛法門,根本妙諦。在于凈土三經。而《華嚴經》中、《普賢行愿品》所示,尤為根本不可缺乏之行愿。蓋善財以十信滿心,參德云比丘,即教以念佛法門。得入初住,分證佛果。從此歷參五十余位善知識,隨聞隨證,自二住以至十地,歷四十位。最后在普賢菩薩處,蒙其開示,加被威神之力,所證遂與普賢等、與諸佛等、即成等覺菩薩。然后普賢期圓滿佛果。故知念佛法門,始自凡夫,亦可得入,終至等覺。亦不能超出其外,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純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當今之惟一無上法門,惟現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謂既云“眾生即佛”,則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或以為我既是苦惱凡夫,何遽能了生脫死,惟求來生不失人身可矣。此兩種人,皆不明因果之故,故今日仍講因果,需知眾生即佛者,謂其具有佛性之真因耳。設不修念佛妙行,佛性無由顯現,何能既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實果?譬如寶鏡蒙塵,光明不現,實未消失。若肯用力揩磨,即可照見一切也。至言我是苦惱凡夫,不能生西方,了生脫死,以至成佛者,乃業深障重,自甘墮落之言。夫今世之人,有下棋斗牌不顧生死者不知若干。若能以此勤勞,修行念佛,何患不往生西方,上證佛果,蓋佛本是眾生修持,得證佛果之人耳。

世人執空執有,妄生己見,故迷而不覺。世尊設教,欲令眾生破此二見,故特設念佛法門,俾其從有而悟空,得空而仍不廢有,則空有二法,互相資助,得益乃大。況兼仗彌陀愿力,故其力用,超過一切法門,而為一切法門之所歸宿也。

凈土法門,契理契機,用力少而成功易,如風帆揚于水,因仗佛力之故。其它各宗,用力多而成功難,如蟻子上于高山,全憑自力之故。等覺菩薩,欲求圓滿佛果,尚需求生西方。何況我等凡夫,業根深重,倘不致力于此,是舍易而求難,可惑之甚矣?!松叮瑹o常一到,萬事皆休。是以欲求離苦得樂者,當及時努力念佛,求佛加被,臨終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轉,花開見佛,得證無生。方不辜負得聞此法而信受之也。惟愿大眾精進行持,是所至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下午9:24

相關推薦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四)

    49天不間斷做善事   所以,大家不要殺生祭祀亡人。如果有些人真的愛去世的親人,也很想幫助他們,那千萬不要為他們造惡業,應該為他們多做善事,最好在四十九天內,每天不間斷地…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觀世音菩薩(二)

    《二》觀世音菩薩的出典 現在我們再從藏經中檢閱關于說到觀世音菩薩的許多資料。釋尊化世之際,在各大乘經中,說到諸大菩薩之處極多,就以佛在靈鷲山的法華會上,便有八萬多位大菩薩,重要的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日常生活中修行(一)

    一、何謂佛法融入生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死亡因緣的三種類型

    按《瑜伽師地論》,死緣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壽盡死、福盡死和未舍不平等死?:唐譯為不避不平等死。   一、壽盡死  壽盡死者,謂如宿業所引壽量,一切罄盡而死,是為時死。   所謂壽盡而…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一)

    人死的時候,就像從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獨自離開,在那個時候,錢財、地位、受用都沒有用,唯有正法最有用,可是很多人卻不重視以正法來利益亡者,我看到有些人家里人死后,一處理完尸體就沒事了…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

    11、修什么法門,最易明心見性? 答:法無定法,法法皆可入道,門門都是般若。當參禪到心行處滅,靈其獨耀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持名到能所雙忘,無住無染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修密到寂然…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3)供養的重心 已說十種供養差別,其中應該注意兩點: 第一、修財物供養,應以至誠恭敬,及廣大菩提心為主,物品豐盛美妙,則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決經》中,貧女供一燈,如來為他受成佛…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八) 五、三科名次 (一)五蘊次第 五蘊中以色蘊為首,識蘊為末,這樣的次第,在建立上是有確定意義的。如《俱舍論》界品頌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立?!@半個頌文顯示五蘊的次…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什么是‘佛法’?

    佛學中所謂的‘法’,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法’,在佛學的義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產生、消亡的內在外在之原由。那么,從這 個角度講,世法范疇中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煩惱所知二障 一、煩惱障: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身心,不令出離生死苦海,故名煩惱。障是覆蔽義,即煩惱覆蔽涅槃不得解脫,是名為障,煩惱即障,故名煩惱障。其體即遍計所執實我…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台州市| 额尔古纳市| 鄂托克前旗| 湖北省| 龙口市| 乐亭县| 平利县| 长治县| 隆德县| 达尔| 建德市| 济宁市| 武城县| 镇康县| 突泉县| 织金县| 上虞市| 于田县| 平远县| 天镇县| 磐安县| 新邵县| 汉源县| 边坝县| 苗栗县| 民丰县| 柳江县| 南漳县| 成武县| 溧水县| 萝北县| 彭阳县| 囊谦县| 奉化市| 岳西县| 元谋县| 怀仁县| 大兴区| 南乐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