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法知識

我們其實一直生活在影子世界之中。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不說外面存在的一切并不真實,因為我們其實永遠無法直接感受外部的存在。現(xiàn)在我們只來說說我們了解事物的過程。共有四重幻影。以看見一個人為例。

第一、當你的眼睛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眼睛(眼根的扶塵根)如一架攝像機,立即攝取了這個人的影像,這個影像,首先呈現(xiàn)在眼球后方的視網(wǎng)膜上,呈現(xiàn)一個上下顛倒的影像。這個顛倒的影像,當然不是外面的那個人。這是第一重幻影。外面的那個人是外相分,這個幻影也還是外相分,叫外相分色塵,或色塵外相分。

第二、視網(wǎng)膜上的這個影像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jīng),被立刻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眼根的勝義根),在那里再現(xiàn)這個影像,但已經(jīng)被調整過來了,不再是倒像了。這是第二重幻影。這個幻影,才是被眼識所分別了知的,叫做內相分色塵或色塵內相分。我們全部的感知,都是建立在這些內相分上的,所以說我們生活在影子世界中,因為我們不能直接感知外相分。

第三、在眼根的勝義根——大腦視覺中樞出生色塵內相分的同時,還出生另一個相同的影像,被意識所分別了知,叫色塵內相分法塵。這是第三重幻影。這個法塵非常重要,因為前五識的特點是,眼識只能分別內色塵的粗相,既不能分別細相,也不能分別其它的內塵,其它四識也是如此。意識則不然,透過內法塵,它不但可以分別全部內五塵的粗相,也能分別其細相。為什么?就是因為第八識在五塵內相分上,都會同時出生相應的法塵內相分,而意識正是透過這些法塵來分別所有境界的。

第四、如果當那個人離開了你的視野,你的腦海里還可以清晰地浮現(xiàn)出那個人的影相,這已完全是回憶。如果這個人是個熟人,你剛才的新印象,就會歸檔,自動儲存在他的檔案中。當你回憶這個人的時候,就不僅僅是剛才的印象,一些相關的、綜合的印象也會浮現(xiàn)出來,比如你們過去的一些交往,這個人的性別、年齡、音容、笑貌、學歷、家庭、工作、業(yè)績等等,如果需要,都會呈現(xiàn)出來。有時甚至不需要,也會自動跑出來。為什么?是因為啟動這些記憶的第七識有執(zhí)著,它會按照慣性發(fā)出指令,使第六識無法立即控制。這是第四重幻影。這第四重幻影因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再現(xiàn)的時候,也許就有各種變化。或由于時間久了,再現(xiàn)的影像模糊不清;或由于有類似的人或事,再現(xiàn)時發(fā)生錯誤;或由于感情的加入,再現(xiàn)時成了另外一種印象。我們回憶往事,計劃未來,寫小說,搞創(chuàng)作,都是在一系列幻影中馳騁,佛說這些都是“法塵分別影事”。

晚上睡覺時,燈突然亮了,人從睡中醒來。這件事是怎么完成的?

我們睡眠時,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有夢,一種無夢。沉睡無夢時,前六識完全斷了,因為什么也不知道了。而意根第七識則從來不休息,透過外法塵監(jiān)察著身體內外的全部情況,巨細無遺。意根永遠醒著,永遠陪同第八識默默無聞地、無怨無悔地、勤奮地工作著。

那么,眠熟無夢時,意識是怎樣又產(chǎn)生的呢?以突然燈亮為例:

1、當燈突然亮的時候,光亮在視網(wǎng)膜上出現(xiàn),成外相分色塵。

2、此重大變化之外法塵被意根第七識所觸,依它執(zhí)著自我、保護自我的強大習慣,決定要了知具體發(fā)生了什么事。

3、第八識以自己一切隨緣的習氣,立即了知了第七識的決定。

4、第八識流注風大種子,將此外相分色塵之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jīng)即刻傳到大腦視覺中樞,顯現(xiàn)為內相分色塵。

5、與此同時第八識出生相同的內相分法塵。

6、第八識同時立即流注六識的識種,識種變現(xiàn)行,意識重新產(chǎn)生,前五識或前五識中的某幾個識亦隨即產(chǎn)生,人開始醒過來。

7、意識產(chǎn)生的第一剎那,透過內相分法塵,唯觸光亮之內相分色塵,盲無所知,謂之率爾初心;第二剎那,可與第一剎那之法塵進行比對,謂之尋求心;第三剎那,才能了知,謂之決定心。

8、意識之識種繼續(xù)流注,法塵之種不斷現(xiàn)行,意識終于知道具體是怎么回事了。人也徹底清醒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46
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48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四) 第十、所觸一分,是身根所對,身識所緣的境界。《對法》說二十二種: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饑、渴、飽、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怠、勇。觸有二種:一能…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四圣諦(一)

      【四圣諦的意義】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圣諦’是圣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圣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圣諦;二者、集圣諦;三者、滅圣諦;四者、道圣諦。唯…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里面殘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臟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jié)(一)

    人死的時候,就像從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獨自離開,在那個時候,錢財、地位、受用都沒有用,唯有正法最有用,可是很多人卻不重視以正法來利益亡者,我看到有些人家里人死后,一處理完尸體就沒事了…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煩惱(二)

    二、隨煩惱: 隨煩惱就是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之煩惱,共有二十個。 (一)、小隨煩惱:行相互違,各別生起。 (1)、忿:對現(xiàn)前逆境,不能忍受,起嗔心。 (2)、恨:對過去逆境起嗔心,念…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4、修行差別:‘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修供養(yǎng)承事正行。于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供養(yǎng)當在下文供養(yǎng)中說。瑜伽是相應義,包括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法知識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已經(jīng)進入中道現(xiàn)觀的境界里面了。雖然能觀的是妄心,所觀的是真心,但必須依…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六)四分:一切心心所法,都有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分是分量、分限,心用分限有四種差別,故名四分。 相是相狀,所緣為義。即能緣心自體轉變起用的時候,無記緣心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四圣諦(四)

    【四、道圣諦】 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稱為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狹義的說有八正道。 (一)、修道的層次可分為五個次第: (1)、資糧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法知識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于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yè)之行支。 2、行緣識:緣于行支之善惡業(yè)故,便有業(yè)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最近文章

推薦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咸宁市| 马关县| 册亨县| 谷城县| 六安市| 昆明市| 扎赉特旗| 滦平县| 崇明县| 施秉县| 油尖旺区| 常山县| 西畴县| 巴林右旗| 峡江县| 饶平县| 抚宁县| 井陉县| 商城县| 桐柏县| 荥阳市| 贵德县| 丁青县| 南岸区| 卢湾区| 达孜县| 赞皇县| 阳朔县| 桐乡市| 昔阳县| 大竹县| 会昌县| 芜湖市| 即墨市| 汉寿县| 云林县| 故城县| 图木舒克市| 郎溪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