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4、修行差別:‘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修供養(yǎng)承事正行。于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供養(yǎng)當在下文供養(yǎng)中說。瑜伽是相應義,包括一切乘的境行果等所有諸法,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如《瑜伽師地論》中廣說。又如《瑜伽論》八十三卷說:‘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論、決擇、正修加行。’總略地說,有其四種:如《瑜伽》二十八卷:‘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所說瑜伽方便,即增進成就瑜伽的正確方法,即住清凈尸羅等。如《瑜伽論》二十八卷說:‘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于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毗缽舍那。’這就是說,于法寶所,應修如是正行。共受財法,即同梵行者,同受利養(yǎng),名共受財。同趣尸羅,同趣正見,名共受法。如其次第能治于利養(yǎng)起爭,對治違越學處,對治于法義顛倒執(zhí)著。如《瑜伽師地論》十四卷所說應知,這是對于僧寶應修的正行。

5、由隨念差別:‘云何隨念故,三寶差別?應以余相,隨念佛寶;應以余相,隨念法寶;應以余相,隨念僧寶。’皈依者于一切時處,應各起別行,念三寶功德。佛功德不同于法僧,故念佛功德相,是法僧之余相。法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僧功德,故念法功德是佛僧功德之余相。僧功德不同于佛功德和法功德,故念僧功德是佛法功德之余相。為顯三寶功德差別,故從輾轉相望說余相。念佛世尊是正等覺者,具足十號,有大慈大悲,是一切智者,神通無量,于諸眾生,能拔苦與樂等,我欲成佛,愿與佛同,是于佛寶起隨念行。念法是如來親證真理,為利樂有情,施設三藏十二分教,有大功德,是清凈所緣,為諸眾生離苦得樂的無上妙藥,能滅煩惱,引證菩提,我欲親證,施諸眾生,是于法寶起隨念行。念僧為佛弟子,奉行如來教法,住持圣教,是清凈行者,得無漏法,具戒定慧,能為世間無上福田,我欲同住,修習僧行,是于僧寶起隨念行。

6、由生福差別:‘云何生福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依一有情,生最勝福。于法寶所,即依此法,生最勝福。于僧寶所,依多有情,生最勝福。’這是說于佛寶供養(yǎng)承事,恭敬體拜等,是依一有情生最勝福。因為在一佛世界中,沒有二如來同時出現,約此意義,故說依一有情生最勝福。于法寶恭敬、供養(yǎng)、書寫、受持、流通等,即依此法生最勝福,簡別非于外道法供養(yǎng)等能生福德,故說法寶名為此法。和合共住,是名為僧,故于僧寶恭敬、供養(yǎng)、親近、體拜等,說依多有情生最勝福。

皈依三寶的人,若能從上述六種相中了知佛法僧三寶的差別,則于三寶功德,能夠得決定的和不共的認識,也就能夠對于三寶生起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心,故從六種因相來認識三寶的差別,是學佛的人最應該尊重學習的。

(三)由自誓愿,發(fā)心皈依三寶,必須是自覺自愿,由自己內在因力發(fā)正愿心,為證菩提,誓志愿受皈依。自誓依佛為師,依法為師,依僧為師。以這樣自發(fā)的誓愿而皈依三寶,是為清凈的正行皈依。

(四)更不說有余大師,由四因緣,是大師性,是可皈依處,已如前說。由五因緣,諸天外道,非可皈依,亦已如前說,即已了知如來與天神外道,及其教法,與弟子所有勝劣差別,唯于三寶自誓皈依,不說有余大師與教法及彼弟子為可皈依處。故皈依佛以后,以佛為師,更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以后,以法為師,更不皈依魔外典籍。皈依僧以后,以僧為師,更不皈依魔外眷屬。如《優(yōu)婆塞戒經》卷第三受戒品說:‘若皈佛已,寧舍身命,終不依于自在天等。若皈法已,寧舍身命,終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寧舍身命,終不依于外道邪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2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5

相關推薦

  • 日常生活修行(六)

    (十)穿新衣 穿新衣服,特別是穿名牌新衣服的時候,可以念誦咒語:嗡梭巴哇悉朵沙爾哇達摩梭巴哇悉朵吭。即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意思。同時觀想衣服也是空性,然后從空性當中產生一個供品的種子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一) (三)緣境: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用,對于所緣的境界,各有寬狹。眼緣色,乃至意緣法,第七緣第八,第八緣三類境。眼緣色境,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以前五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法知識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禪天:梵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順抉擇分 (一)暖位 修解脫行者,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后,其觀智漸次成熟,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為暖法。無漏圣道,猶如于火,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六) (二)修惑 修道所斷惑,就是迷事的煩惱。依《俱舍論》建立,總有十種,即于欲界有貪、嗔、癡、慢四種;于上二界除嗔,各有貪、癡、慢三惑,合為六種;共合三界而為十種。(大乘立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jié)(二)

    在這里,我還要向大家強調幾個問題:   第一、在死亡到來之際,不能有太大的恐慌,否則會障礙解脫。漢地的一些法師說,要以平靜的心態(tài)迎接死亡,對死亡應作六種想: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四)

    ? ? ? ?我們應不斷地修持清凈心,使我們能直接地觀照到一切法界與眾生本來就是清凈與圓滿。而更進一步無論因外境而起的念頭,或過去深植于內心的經驗,我們必須了知其本質并無實有,而自…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三) (九)三性:這里說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之中各屬于何性,先說善等三性的意義:(1)善性: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是名為善。即招感可愛果的性,如受持五戒十善等,今世順益,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法知識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已經進入中道現觀的境界里面了。雖然能觀的是妄心,所觀的是真心,但必須依…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yǎng)具而為供養(yǎng)。這是培養(yǎng)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巢湖市| 沙坪坝区| 溆浦县| 南投县| 金乡县| 莒南县| 阳山县| 丹巴县| 桂阳县| 尼玛县| 乃东县| 易门县| 巴中市| 米脂县| 大厂| 江门市| 新乐市| 沅陵县| 秦皇岛市| 财经| 庆元县| 东阳市| 河曲县| 民丰县| 新宾| 威远县| 大港区| 蛟河市| 连平县| 石屏县| 神池县| 宁河县| 曲水县| 莱阳市| 株洲市| 伊春市| 侯马市| 汝城县| 太谷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