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具而為供養。這是培養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因行,所以應該歡喜虔誠地時時無間于三寶前隨力勤修供養。

《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戒品》中說:‘于日日中,應于三寶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粑磸V設供養,最低限度亦應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贊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凈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就是說,若無財物設供,即以身語意三業供養?!秾氃平洝分校芫唧w地指示了對于三寶的供養方法,如經第一卷說:‘云何名菩薩恭敬施具足?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香花伎樂繞如來塔,涂掃佛地,若諸朽故崩落,修治嚴飾,如是名為恭敬佛。恭敬法者,聽法、讀誦、受持、書寫、解說,思惟其義,如法修行,不顛倒取義,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種種雜物,供給所須,奉施于僧,乃至貧下無所有時,當用凈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若能如是供養三寶,是名菩薩恭敬施具足。’

(2)供養差別相

供養有十種差別,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當知供養,略有十種:
一、設利羅供養,? 二、制多供養,? 三、現前供養,? 四、不現前供養,
五、自作供養,?? 六、教他供養,? 七、財敬供養,? 八、廣大供養,
九、無染供養,?? 十、正行供養。’

分別略釋如下:

1、設利羅供養:設利羅舊譯為舍利,這里是指如來的色身。設利羅供養,就是供養者親身現前供養如來的色身,是名設利羅供養。

2、制多供養:制多義翻塔廟,就是于為如來所造的一切塔廟前,無論為新為舊,設諸供養,是名制多供養。

3、現前供養:就是供養者,于如來色身,或于如來的塔廟,親身面對其前現見而設供養,是名現前供養。

又若供養者,于如來所,或如來制多所,現前施設供養品時,發起增上意樂相應的清凈心,作如是的思惟:‘若一如來法性,即是去來今世一切如來法性。若一如來制多法性,即是十方無邊無際一切世界所有如來制多法性。是故我今供現如來,即是供養其余三世一切如來。供現制多,即是供養其余十方無邊無際一切世界,若窣堵波、若龕、若臺、若故制多、若新制多,當知是名菩薩俱供現不現前一切如來及以制多?!?/p>

4、不現前供養:即供養者,于不現前一切如來,及如來塔廟,作如是的觀想:‘我現前普為三世一切如來,一切十方如來塔廟,施設供養,當知是名唯供不現前如來及塔廟。又若于佛涅槃后,為供養如來故,為如來造立形像,或塔廟,或龕臺,隨己能力,造一造二,乃至百、千、萬、億,而設供養,亦是不現前供養。’

《瑜伽師地論》說,唯供現前佛及塔廟,獲得廣大福果。若唯供不現前佛及以塔廟,獲得大大福果。若俱供養現不現前佛及制多,應知獲得最大福果。為無有上。

5、自作供養:即供養者,于如來所,或如來塔廟所,欲設供養,為了恭敬,唯自已親手作供,不使人代作或幫供,是名自作供養。

6、教他供養:供養者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德,發心供養三寶,于如來所,或如來塔廟所,欲設供養時,于諸供品,非唯自作,亦勸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來所,或如來塔廟所,隨力隨能,作諸供養,當知是名教他供養。若于貧苦無力興辦供養的有情,興慈愍心,將自己供品,布施與他,令其于如來前及如來塔廟前持用供養,愿其招感福樂果報,但自己無所供養,是名唯教他供養。若自己于佛及塔供養,亦施他令供,其名自他俱共供養。

《瑜伽師地論》說,若唯自己供養,應知獲得廣大福果。若唯教他供養,應知獲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養,應知獲得最大福果。為無有上。

7、財敬供養:若于如來及如來塔廟,以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熏香、末香、華鬘、伎樂、幢、蓋、幡、燈、金、銀、琉璃、真珠、瑪瑙等而為供養,是名財物供養。

8、廣大供養:即于前面所說財物供養,長時施設。此復七種:若眾多、若微妙、若現在前、若不現在前、若自造作、若教他造作、若淳凈心,猛利勝解現前;而為供養。即以如是供養所種善根,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廣大供養。

9、無染供養:這有六種:(1)自手供養,即于施設供品,不懷輕慢心,令他代供,為虔誠恭敬,唯自手供養。(2)殷重供養,即令他供養時,自己不住于放逸懈怠,而住于恭敬供養心。(3)不散漫心供養,即于供品,不輕棄擲,而善陳設。(4)無雜染心供養,即施設供品,不雜貪等煩惱而為供養。(5)不于信佛國王大臣諸貴勝前,為得財位等故,詐設種種虛事供養。(6)以清凈物供養,不以三寶不受用的東西,如孫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設供養,唯以清凈物品而為供養。如是六種,說名無染供養。

以上所說財物供養,于諸財物,若自力所集,或從他求得,由勝解心,從具自在所得等,能為供養,當作觀想化身千、百、萬、億于十方一切如來及塔廟供養,恭敬體拜,則能獲得廣大福德資糧。又若自己無力集諸財物,亦無從他求得,及無眾具自在,而可施設供養,以凈信勝解心隨喜一切有情,供養一切如來及塔廟的功德,如是少用功力,亦能集獲攝受菩提的無量福德資糧,學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應勤修學。

10、正行供養:依正法修行,以此正行為供養,是為正行供養。如于少時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于一切諸行修無??嗫諢o我想,于涅槃修勝利想,于佛法僧修隨念想,于一切法發生忍智信解,于離言法性的真如生起無分別無相心住,于所受尸羅守護無犯,于奢摩他毗缽舍那精進修學,于一切波羅蜜多及諸攝事精進修學,如是等正法行,雖以少少時分修習,其功德亦最勝最妙,最為無上,長時修習,則功德不可思議,能迅速圓證無上菩提。

上來所說十種供養,是以如來為供養境說,如是于法于僧,亦應修學十種供養。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由此十相,應知是名具一切種供養如來;如供養佛,如是供養若法若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p>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8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9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五) 問:為什么依根境建立處,而不依六識立處呢?《對法述記》以兩義解答,第一義以界處相待義作解釋,即能持各界,根境能持六識,六識亦能持自己的自體,根境識各有能持義,故界立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三)

    第三、要重視四十九天的佛事,一定要盡力為亡人安排。   藏地的四十九天佛事主要念密宗的《聞解脫經》,漢地不一定有這樣的條件,但也可以念顯宗的《金剛經》、《阿彌陀經》或者阿…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什么是‘佛法’?

    佛學中所謂的‘法’,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法’,在佛學的義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產生、消亡的內在外在之原由。那么,從這 個角度講,世法范疇中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四) 第十、所觸一分,是身根所對,身識所緣的境界?!秾Ψā氛f二十二種: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饑、渴、飽、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怠、勇。觸有二種:一能…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3)于善知識如法親近 學佛者尋求善知識時,在未親近和請求為依止以前,可以盡量的觀察其有德無德,是否可以親近依止,若經過觀察以后,認為是有德的善知識,確可為自己親近的師長,而后正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修斷 一、所修勝行—六波羅蜜多 菩薩于諸行位中,修習無量法門,若隨類攝,六種波羅蜜多可以攝盡;所以六波羅蜜多,是菩薩的正道,也是攝盡一切菩薩道的總行。如《解密經》經中佛告觀自在菩薩…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四念處(三)

    五、總相念處: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還有一個總相念處,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苦、無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受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心念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侵損常住的罪最重

    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什么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有出家的人在廟上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沒有給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者住了一個時…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  (一)凈根:凈就是煩惱,根是根本,意說在家人對于五欲起貪等煩惱,都由有受心所;出家人起我執妄見,都由有想心所,起顛倒想;故受想二法為生起煩惱最勝的根,所以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武功县| 甘孜县| 阜新市| 安阳市| 双柏县| 天祝| 南康市| 大厂| 岱山县| 和田市| 涿州市| 泸西县| 温泉县| 潢川县| 普安县| 时尚| 龙陵县| 色达县| 津市市| 句容市| 佛坪县| 子洲县| 闵行区| 定边县| 岑巩县| 襄汾县| 平远县| 古交市| 延吉市| 焉耆| 通榆县| 神农架林区| 象州县| 岳池县| 科技| 隆昌县| 孝感市| 元氏县| 铜山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