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侵損常住的罪最重

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什么東西呢?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有出家的人在廟上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沒有給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者住了一個時期,就這么走了,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錢,這就叫「侵損常住」,將來會墮地獄的。

怎么叫不侵損常住呢?譬如在廟上住,照樣拿和在其它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錢,來供養常住,這就不是侵損常住。所以我主張我的皈依弟子,無論到任何的地方,不要去侵損常住,一定要幫助道場,不要去侵損。侵損,就是剝削廟上的財產,令其減少。我們既然不能幫助,也就不要去侵損。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在廟上住,不要錢,也不要什么的,這是占便宜。這在不明白的時候,還可以;懂了佛法之后,一定不要侵損常住。

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我雖然是出家人,但我到任何的常住去住,我估計大約在旅館里住,每一天要五塊錢,我就給三塊錢。我到哪個廟上住都給錢,除非自己真的沒有錢,這是可以的。那么要是有一點錢呢?就不應該侵損常住;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應該侵損常住。因為常住就像大地一樣,大眾住的地方,若你令大眾都沒有飯吃了,這是有過的。我一個人就是餓死也不要緊,要是令這一班常住的出家人,沒有東西吃,也沒有人供養 。不是人人都像我這一個小徒弟這樣可以不吃東西,人人都是要吃的。民以食為天,而你令他沒有東西吃了,這你就侵損常住了。

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的,到任何廟上住,不要侵損常住,都要供養常住一點錢。你在廟上住,即使比其它的地方少給一點,這都算你盡心了;不要一點都不給就跑了,這就侵損常住。

常住的東西,就是最少最少那么多的東西,甚至于是一張紙,也不可以隨便把它糟蹋,毀壞了,為什么呢?雖是一張紙,但積少成多,由一張而變成多張。所以你即使把一張紙隨便損壞了,這也就是破用常住。還有一句話說:「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沒給你,你就拿了,這就是偷盜。即使是偷盜一根草、一根木頭,沒有得到主人的許可,你就拿走了,這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隨便用他人的東西;你用他人東西,他不知道,這就是偷,犯盜戒了。

「一針一線,皆為布施」,即使是一根針、一條線,人家送給你的,這都叫布施。所以不可隨便破用常住,凡是常住的東西,即使是出家人,對廟上所有的東西,都不可以隨便拿來送給人的。要是這東西是我私人的,這可以的。譬如:我有一件衣服,不穿了,送給人,這可以。那么公共的東西,不怕最少的,連一條線,也不可以隨便說:「這個我送給你。」這叫私人買好,私人結交,令這個人對我有好感,他好護法我,好供養我,這是錯誤的,我們對于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所以破用常住,不是說很多的才是破用常住,就是一張紙、一條線,最小的,甚至一粒米,用我私人的感情私自送給人,這都叫「破用常住」,就是出家人也是不可以的。私人的東西,我有權送給人;而公家的東西,就是一支香也不可以送給人的。

以前有位華聚菩薩,是個大菩薩,他發愿,發什么愿呢?他說:「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惡的罪,我都可以救他,唯獨他偷常住的財物,乃至一草一木,我也救不了他,因為我沒有法子救得了他。或者這個人殺過八萬四千那么多的父母,像這么重的罪孽,我也可以救他;我本著我的愿力,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出離地獄。但如果他偷常住的飲食、財物,乃至于一粒米,我也救不了他,我也不會去救他。」

所以偷廟上的東西,罪是最大;我們信佛的人,對于這一點要清楚。凡是常住的財物、谷米、飲食,乃至于一個小小的東西,要是沒有經廟上主人送給你,你不要自己去拿,這叫「不予而取」;要是這樣子,應該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37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38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如《佛說嗟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說:‘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天報將盡,唯余七日,現五衰相:一、身無威德。二、垢穢旋生。三、華鬘萎萃。四、身出臭氣。五、兩腋流汗。自知命終以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法知識

    關于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并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聲聞果與佛果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四念處(二)

    二、受念處: 受念處是觀察六根與外境接觸時身心所產生的感受。它可分為身受:苦、樂、舍受;心受:憂與喜受,共五種。 身念處中的身體我們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對受念處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覺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依外五種: 一、大師圓滿:即彼有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什么是神通

    講到神通。大家就會聯想到飛天鉆地、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其實神通并非佛教的專利,因為只要有禪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會有神通的。佛家講的神通有六種: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學知識

    (表四) 三、三身 這四種涅槃,總束為清凈法界,加前四智,以為五法。這五法就成為佛果位的自性、受用、變化三身。清凈法界是自性身(法身)。如《成唯識論》說:‘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學基本知識

    (表二十一) 第六種、色,是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界。有顯色、形色、表色三類。顯色即青、黃、赤、白四種,是分明顯現的色相,所以名為顯色,是色的實體。形色即顯色積聚的分位差別的長、短、…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合掌的十六種含義

    合掌的禮儀,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與人見面也合掌示禮。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一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乌兰察布市| 蓬莱市| 中山市| 长治县| 高碑店市| 永城市| 包头市| 水城县| 安国市| 察雅县| 绥江县| 武威市| 富源县| 深泽县| 浪卡子县| 芒康县| 夏津县| 蛟河市| 黔江区| 抚松县| 梁河县| 叶城县| 故城县| 全椒县| 信阳市| 贵溪市| 仙居县| 若尔盖县| 宜丰县| 新建县| 张家港市| 乐亭县| 商河县| 武川县| 兰坪| 崇左市| 永清县| 横山县| 凯里市|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