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異熟果報身,并得殊勝的等流果,和殊勝的增上果,及成就殊勝的功德法,與圓滿未來世成佛的凈土莊嚴,都是或順現受、或順生受、或順后受的殊勝果法。現前將來,必能獲得,不是這里所再要說的。這里所說的果法,是由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而為求解脫行,修菩薩法,所必須獲得暇滿的人身。因為修學佛法最須要的條件,就是暇滿的人身。暇滿人身,必須由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獲得。所以為了獲得暇滿人身,能夠順利的修學佛法,就必須從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作起。

也就是說,學佛人之所以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仰止雖在佛陀,但基本目的即為獲得暇滿人身。暇是閑暇,指遠離修學佛法之障難的八種無暇。滿是圓滿,指得人身,諸根具足,生在中國等十種圓滿。生在人趣中,遠離八種無暇,具足十種圓滿,就是暇滿人身,也就是能夠順利修學佛法的殊勝果報之身。

八無暇是: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諸根不具、五邪執倒見、六佛前佛后、七邊地、八長壽天。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趣,因為報障和苦緣逼迫的關系,很難遇著佛法和發心修行。生在人趣中,倘若諸根不具足,如本性癡呆,生來的盲聾喑啞等,也不能夠聽聞佛法,依理修行,或者諸根雖然不缺,但是內心里存在著邪執倒見,不相信因果!三寶、四諦等,也不能夠聽聞佛法,依理修行。縱然前面的五種障難都沒有,但生在人趣的時候,是佛未降生以前,或佛入滅以后(包括佛法已滅),也沒有見佛聞法修行的機會。又前面的六種障難都沒有,雖然生在有佛法的時候,但自己生在沒有四種佛弟子游行化度的邊地處所,也沒有見佛聞法修行的因緣。長壽天,是說的無想天,在第四靜慮的廣果天中,壽長五百大劫。在這長遠的歲月里,都在無想的異熟報中,人間有佛出世,他也不會知道,所以長壽天也是見佛聞法修行的障難處。一個有情,倘若遭遇到上說八種障難中的任何一種,就沒有閑暇修學佛法,在學佛方面來說,也就叫落于八無暇中。遠離了上說八種障難,就是閑暇的人身。

十圓滿,是說一個有情遠離了八無暇,在修學佛法的因緣上還具有十種優勝的條件。有能夠修學佛法的圓滿相,故名圓滿。依內有五種,依外有五種,即自圓滿與他圓滿,總合為十種圓滿。依《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修所成地》所說分述如下:

依內五種:

一、眾同分圓滿:即生在人中,得人趣眾同分的丈夫身,或得女人身,如是名為眾同分圓滿。《聲聞地》名善得人身。

二、處所圓滿:如一有情,生在人趣中,又處在中國,不生邊地。中國,是指有比丘、比丘尼、近士男、近士女四眾佛弟子游行處所。邊地,是指沒有四眾佛弟子游行的處所。因為有四眾佛弟子游行的處所,也就決定有佛法。這是學習佛法的增上緣,生在這樣的地方,即得到了處所圓滿。《聲聞地》名生于圣處。

三、依止圓滿:依止就是所依根身,如一有情,生處中國,諸根具足,不缺眼耳隨一支分,能見聞佛法,性不愚鈍,亦不頑呆,又不喑啞,堪能了解善說惡說所有法義,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依止圓滿。《聲聞地》名諸根無缺。

四、無業障圓滿:如一有情,依上圓滿,而能遠離五無間業,即于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和合僧,于如來所惡心出血,不自作、不教他作,是為無業障圓滿。若于五無間業有隨一所作,即于現生中必非證得賢圣的法器,于現法中障礙轉得般涅槃,障礙生起圣道故。《聲聞地》說名離諸業障。

五、無信解障圓滿:如一有情,必不成就五無間業,不于惡處而生信解。不于種種邪天,及于種種外道,諸惡處所,發清凈心。由彼有情前生中,于佛圣教善說法處,修習凈信,長時相續,由此因緣,于今生中,唯于圣處,發生信解,起清凈心。這就是無邪見倒執,故于圣教善說,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的清凈法,發生清凈信勝解,是為無信解障圓滿。《聲聞地》說名勝處凈信。

以上五種圓滿,是有情自內所攝的修學佛法的殊勝增上緣,故是依內五種圓滿。《聲聞地》說名自圓滿。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21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28

相關推薦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具而為供養。這是培養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六波羅蜜(四)

    (六)、智慧: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 (1)、世間智慧:古印度稱為五明,既是世俗慧。 1、聲明:世間的種種語言。 2、因明:世間的哲理、辯論的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的論斷方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心不相應行法 (一)名義 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心即八識心王,行是遷流義、造作義,通指一切有為法,在五蘊中即是行蘊。行蘊有二:(一)相應行,即遍行等五十一個心所法,與心王相應隨轉…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觀世音菩薩(六)

    《六》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音法門很多,大致分為顯密二門。密法多用觀想,必須身口意三業齊修,修學者必須師師傳承,師弟親授,修行時必須供養、作觀等儀軌壇場,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顯法則…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

    11、修什么法門,最易明心見性? 答:法無定法,法法皆可入道,門門都是般若。當參禪到心行處滅,靈其獨耀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持名到能所雙忘,無住無染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修密到寂然…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印光大師嘉言

    印光大師嘉言   歷觀古今大圣大賢之生,皆其祖父積德所致,大富大貴亦然。其子孫生于富貴,只知享福造業,忘其祖父一番培植,從茲喪祖德以蕩祖產,任其貧賤,此舉世富貴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所斷二障 (一)我法二執 菩薩所斷,總有二種,即煩惱障和所知障。二障依我法二執為根本而生起,故今先說我法二執。 一、我執:一切我執,略有二種:一、俱生我執,二、分別我執。俱生我…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八) 《對法論》第一卷,在建立想蘊文中,詳說諸想,述記根據《顯揚圣教論》第五卷想蘊建立差別的,三位義配釋,顯示諸想的差別:第一位約所依差別,建立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第…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宋陳師道論儒與佛

      今之教者有三,三教之役相與詆訾。蓋世異則教異,教異則說異,盡己之道,則人之道可盡。究其說,則他說亦究其相訾也。固宜三圣之道,非異其傳與不傳也耶。子孔子之門,顏、閔、冉皆無傳;仲…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航空| 舒城县| 象州县| 广丰县| 襄樊市| 成都市| 措美县| 英德市| 永城市| 顺平县| 曲麻莱县| 安龙县| 黄陵县| 民乐县| 夏邑县| 无锡市| 昭苏县| 蒲城县| 阿坝县| 廊坊市| 阿拉善右旗| 新津县| 耒阳市| 吉木乃县| 双城市| 海南省| 酒泉市| 叙永县| 新田县| 襄樊市| 巴彦县| 双峰县| 诸暨市| 北海市| 漳州市| 临沭县| 新闻| 潍坊市| 广宗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