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寶,可以得其救護,但必須修習正行,才能真正得救護。正行有兩類,各有四種。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當知皈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這里分別略述如下:

(一)親近善士

(1)善知識的德相

善士即善友的異名,親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說的親近善知識。圓滿的善友,必須具足八種功德。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五卷說:‘云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于所受學的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聞:即于如來教法,多所聽聞通達,于諸求法者,有多法宣說開示,并且講說時,于文義善巧,于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

3、能有所證:即能證四禪八定,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又能證慈悲喜舍,或預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脫等,是名為能有所證。

4、性多哀愍,即于諸眾生,常起哀憐悲愍,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安穩,如是名為性多哀愍。

5、心無厭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導,于弟子善行,善能贊嘆鼓勵,性勤精進,為大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是名心無厭倦。

6、善能堪忍:他罵不報罵,他嗔不報嗔,他打不報打,他弄不報弄,于諸逼迫苦事,自推己過,以業之成熟為所依趣,終不于他發生憤恚,如是雖遭輕陵毀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無改變,唯常于彼有情,思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時,堪忍寒熱饑渴,蚊虻風日等苦,如是名為善能堪思。

7、無有怖畏:處大眾中,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腋不流汗,身毛不豎,不為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無有怖畏。

8、語具圓滿:即成就極美妙的語言,甚顯了的語言,容易悟解的語言,眾生樂欲聽聞的語言,善辯善說,如是名為語具圓滿。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2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5

相關推薦

  •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一、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命運詳解十八法——如何獲得福報(二)

    (七) 當時,宜濱縣的百姓為了紀念曹斌,建了曹公廟來感念他的恩德。等到曹斌帶領軍隊回到朝廷后,又碰到陳摶仙人,陳摶仙人一看他就說:「大元帥,你的相變了,晚年的運一定很好,將來一定位…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法知識

    中陰身:介于此世和下一世,過渡階段的生命形式。 人死后,在最多四十九天的時間內,會有一個臨時的身體,作為一個過渡。但中陰身一期的生命,最多只有七天。一共最多只有七期。所以每七天,就…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六、與三學相攝:十波羅蜜多與戒定慧三學互相攝持者,如《成唯識論》卷九說:‘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八、修習:修習差別,略有五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 (一)依止任持修,依止是依仗義,任持是不散義,即依仗五種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六波羅蜜(三)

    (四)、精進: 勤勞不懶惰就是精進。以世間法說做事很賣力,就是精進;佛法中的精進是努力的去行善,去做好事。菩薩要以精進的精神修行六度波羅蜜。 (1)、披甲精進: 于所修的善行不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日常修行生活(七)

    (十二)吃飯 1、上等的方法 吃飯轉為道用的最佳方法,是把所有的食品當作會供品,自己的身體本來就是佛的壇城。安住在這種境界中,以清凈的食物供養清凈的佛的壇城,同時念一個簡單的會供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六波羅蜜(二)

    (三)、忍辱: 菩薩行者要忍耐種種苦。忍可分為忍辱與忍之不同。忍辱是忍受種種的惱害。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種惱害而已,它可分為三種: (1)、生忍(耐怨害忍):忍耐眾生對菩薩所做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4、修行差別:‘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修供養承事正行。于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供養當在下文供養中說。瑜伽是相應義,包括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平谷区| 鄂托克前旗| 石渠县| 宁南县| 南开区| 平谷区| 丁青县| 鄂托克旗| 迁西县| 灵寿县| 襄城县| 娄烦县| 仁寿县| 上虞市| 巴林右旗| 西城区| 广饶县| 夏河县| 四子王旗| 古丈县| 青海省| 公安县| 剑河县| 萨嘎县| 乌兰察布市| 河北区| 四会市| 奉化市| 托克托县| 临猗县| 桃园市| 中西区| 陆川县| 平遥县| 祁东县| 香河县| 云浮市| 电白县| 泸溪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