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六、與三學相攝:十波羅蜜多與戒定慧三學互相攝持者,如《成唯識論》卷九說:‘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廣大,如余處說。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fā)照,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發(fā)首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緣,對治堪能,引發(fā)作業(yè),如余處說。慧學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二、根本無分別慧,三、后得無分別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緣,所作行等,如余處說。如是三慧,初三位中,種具有三,現(xiàn)唯加行。于通達位,現(xiàn)二種三。見道位中,無加行故。于修習位,七地以前,若種若現(xiàn),俱通三種。八地以去,現(xiàn)二種三,無功用道,違加行故。所有進趣,皆用后得無漏觀中,任運起故。究竟位中,現(xiàn)種俱二。加行現(xiàn)種,俱已舍故。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后五。若并助件,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后五。精進三攝,遍攝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反守護定故。定攝靜慮。慧攝后五。’

七、加行:菩薩將修習六波羅蜜多時,要用什么加行才能進行修習呢?那就必須以自利利他的二利心來進習。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一百零二卷說:‘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當作是念:我若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當生貧賤家,尚無勢力,何由成就有情嚴凈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護凈戒波羅蜜多,當生諸惡趣,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乃至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羅蜜多,當生諸根殘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薩圓滿色身。若得菩薩圓滿色身,行菩薩行,有情見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圓滿色身,則不能成熟一切有情,嚴凈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進波羅蜜多,尚不能獲菩薩勝道;何由成熟一切有情,嚴凈佛上?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心亂不入靜慮波羅蜜多,尚不能得菩薩勝定,何由成熟一切有情,嚴凈佛上?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無智不學般若波羅蜜多,尚不能得諸巧便慧,超二乘地,何由成熟一切有情,嚴凈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又此經(jīng)卷第三百五十一說:‘諸菩薩摩訶薩于此六種波羅蜜多勤修學時,恒作是念:世間有情,心皆顛倒,沒生死苦,不能自脫,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脫彼生死苦。我當為彼諸有情類,精勤修學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菩薩以此作念思惟,即能于六種波羅蜜多勇悍地精勤修習。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9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20

相關推薦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寶,可以得其救護,但必須修習正行,才能真正得救護。正行有兩類,各有四種。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當知皈依,有四正行: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三) (九)三性:這里說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之中各屬于何性,先說善等三性的意義:(1)善性: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是名為善。即招感可愛果的性,如受持五戒十善等,今世順益,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三皈五戒(三)

    (三)、佛陀制定五戒的原因: 五戒本來是做人的根本,不論佛陀制定與否,五戒中的殺、盜、淫、妄這四條戒,是人都會知道它是罪惡的,既是在沒有佛法的地方也會有人懂得要守持五戒。佛說有一種…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王菩薩靈感錄

    劉君信佛感應記 嘉義北岳殿地藏王菩薩靈感事跡 大病得救 讀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靈感記 唐若蘭女士刻地藏十輪經(jīng)自述靈感 痹疾感夢勿藥記 刺血繪像靈感 地藏菩薩靈感記 地藏觀音靈感記 地藏菩…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9日
  • 觀世音菩薩(三)

    《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何許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處?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像尊客初次見面,先要請教一下貴姓大名,貴府上是那里一樣。 根據(jù)佛經(jīng)的記載,以及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五) 問:為什么依根境建立處,而不依六識立處呢?《對法述記》以兩義解答,第一義以界處相待義作解釋,即能持各界,根境能持六識,六識亦能持自己的自體,根境識各有能持義,故界立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zhí)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凈”是。“律”佛法根本,嚴持凈戒,以期三業(yè)清凈,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渡;“教”乃依教修規(guī),離指見…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什么是出離心(四)

    有一次,我有個弟子,她說:“師父,我想出家。”我就問她:“為什么?”她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意思,今天終算明白,我想離開這個城市和家,去寺院過生活。”我就說:“你去寺院吃什么?…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
  • 三皈五戒(二)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應為;律是有所應當為。 我們每天應該誦經(jīng)修持,時時提起正念,有機會要去受持種種的戒,因為佛、法、僧中的法寶就是戒、定、慧的無漏法,我們應當修學。我們皈依三寶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最近文章

推薦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宜州市| 共和县| 密云县| 抚州市| 白城市| 繁峙县| 崇阳县| 崇礼县| 汉川市| 兴山县| 赫章县| 贵南县| 定结县| 万载县| 江都市| 卫辉市| 石景山区| 武城县| 阜新| 锦屏县| 莲花县| 象山县| 方正县| 巴青县| 吉首市| 沙雅县| 兴和县| 鞍山市| 武平县| 莱阳市| 诸城市| 杭锦后旗| 类乌齐县| 凤山市| 松滋市| 永顺县| 叙永县| 瑞金市| 建始县|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