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時成為一位修行者與生意人?(三)
大乘行者不僅不傷害別人,還要幫助別人。小乘行者要做的很單純:不傷害別人、不介入別人的事當中就好了;但大乘行者還要進一步幫助別人。然而若要幫助別人,首先要理清到底如何幫助?如果不夠聰明,有時你認為的幫忙反而成為一種傷害,所以你需要一些方法。最重要的是,幫助別人的動機是否純正?無論你的行為粗魯還是溫柔,或是其他各種不同的行為,內在都必須要有清凈的動機,也即慈悲與愛心。
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做,幫助別人有時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大乘的修持當中,最重要的是修心,這個基礎若穩固,幫助別人會更容易。你可以由于“不打擾”而幫助別人,也可以“去打擾”而幫助別人。你可以用歡喜、贊嘆來幫助他人,比如來到一座美麗的寺廟,沒什么可以幫忙的,那你可以贊嘆說:“啊,好莊嚴的寺廟,多么適合讓人修持佛法!”這也是一種幫助——心智上的幫助。像這樣有善良動機并常常歡喜贊嘆的人,就不會傷害到別人。不傷害,便是一種幫助。
?? 總之,關心別人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關心別人,就不會打擾到他。有時候上師好象不關心你、不理會你,或許這就是他的關心。
??? 談到如何同時成為一個大乘行者及好人,你不需要任何外在改變,只要達到上述品質就好,甚至不需要大乘或小乘的名號。只要避免傷害別人,同時盡量幫助別人,就算是一個大乘行者及小乘行者了。名稱并不是很重要,在佛教里有大乘行者,在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其它宗教里也有同類名稱,這些都不重要。名稱不能改變事實,名稱是人為造出來的。
??? 因乘與果乘
要成為金剛乘行者,必須是大乘行者。經典中提到,大乘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因”乘,一個是“果”乘。因乘就是一般所謂的大乘,果乘就是金剛乘。修法的主要目的在清凈。在清凈的過程里,“被凈化”的對象是衣服,“能凈化”的物質是水和肥皂,洗衣服的結果是“一件干凈的衣服”,另外還有“被洗掉的”污垢。各位需要有一個基本概念,所謂的凈化,都可以分為這幾個部分:“被清凈的”基礎物、“被清洗掉的”的塵土、還有清洗劑——凈化的方式,以及凈化的結果。
頂禮就包含了這四個過程。頂禮時,你所洗掉的污垢是我執、傲慢;凈化的方式是頂禮的動作,因為“自我”平時是不會將自己放得那么低的;凈化的結果是成佛之后的“無見頂相”(頂髻);而這里被清凈的基礎物是佛性。
為什么大乘稱為“因”乘呢?因為他們談論污垢和能清凈的肥皂、水。而在我們所說的“果”乘的大乘,也就是金剛乘,它并不強調污垢、水和肥皂,而著重在衣服本身。金剛乘認為,衣服不可能本來就是臟的;如果它本來就是臟的,就不可能被洗干凈。因為污垢只是暫時的狀態,因此可以被洗掉。所以,我們不是在洗衣服,而是在洗污垢。衣服從來不需要被清洗,衣服永遠只是衣服,它不是臟的、也不是干凈的,因為你沒有辦法讓它干凈,如果你要讓一個東西變干凈,它必須原來是臟的。這是為什么大家認為金剛乘是最好的原因,但我不相信這樣的說法,我認為金剛乘比小乘更低等,小乘是最高等的,你們認為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贊 (0)
如何同時成為一位修行者與生意人?(二)
上一篇
2024年5月31日 下午8:05
如何同時成為一位修行者與生意人?(四)
下一篇
2024年5月31日 下午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