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觀世音菩薩(三)

《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何許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處?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像尊客初次見面,先要請教一下貴姓大名,貴府上是那里一樣。

根據佛經的記載,以及后來的示現而言,有好多種說法,現在試為介紹其重要者如下: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圣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出家后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后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同時在《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以及《觀世音受記經》等,也說觀世音菩薩是西方阿彌陀佛的脅侍,常住于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師,并輔助彌陀之教化。又在《觀無量壽經》中也說,觀音菩薩于寶冠中,戴阿彌陀;若有眾生愿生極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音等諸圣眾,來現此界,手持蓮臺,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觀音菩薩的根本道場,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依照《華嚴經》的記載,敘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識,便是參訪的觀世音菩薩,說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那里住的一位菩薩,就是觀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為眾寶所成,極其清凈,遍山都長滿了花果樹林,泉流及池沼,也均極巧妙之能事。觀音菩薩在那里,結跏趺坐,無量菩薩恭敬圍繞,聆聽觀音菩薩宣說大慈悲法。從這一記載看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國一般人的信念來說,觀世音不在西方凈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們浙江定海縣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實系受了《華嚴經》所說補怛洛迦的影響而出現。《華嚴經》有晉朝佛馱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本與般若所譯的四十卷本之三種。至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時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諸國來往,多取此島為轉站,以候風信揚帆。到了五代的后梁貞明二年(西紀九一六),距今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時,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鍔,來華求法,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返日本供養,誰知他的坐船經過舟山群島,卻被狂風惡浪阻住了歸程,傳說當時的海面伸出了許多鐵蓮華,船不能前航,被迫將圣像請上了一個小島,筑了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漸多了起來,終于更名為普陀山,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與文殊菩薩的五臺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地藏菩薩的九華山,并美齊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傳他們的民族是由觀音的化現所生,在西藏歷史上的名王及高僧,也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現在的達賴喇嘛,仍被信為觀音的權現。他們相信世界如一朵蓮花,西藏的拉薩為蓮華的中心,為觀音的凈土,所以將XXXX的所居,命名為布達拉宮,布達拉之得名,則同我國普陀山之得名一樣,是由梵文的補怛洛迦而來。我們知道,西藏的民族,除了佛教之外,便沒有文化;也可進一步說,西藏的人民除了觀世音菩薩之外,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所以,西藏的人民,雖然不能像喇嘛一樣地接受系統性的佛教教育,他們只要一位觀世音菩薩,就足夠安慰了。我們又知道,佛教有一個六字大明王咒「 嗡嘛呢叭彌□」,這在中國內地的盛行,為時并不太古,它是元朝時代隨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教,而由西藏傳遍內地的,這就是西藏民間家喻戶曉的觀世音菩薩六字陀羅尼。在西藏民間,認為持誦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節期,大家就持誦不息,平時遇到困難,便持誦真言。

如此看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國的浙江省,還是在西藏的拉薩?可謂莫衷一是。實則,我們對此問題,大可不必追問。我且試舉一例,比如有一居士,他是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卻在上海長大,后到美國留學,得到碩士學位,又到德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北平一所大學教書,抗戰期間,又去重慶服務,大陸淪陷后他同我們一樣住在臺灣寶島。他也有語言天才,現在能操客家話、廣東話、上海話、北平話、四川話、臺灣話,外國語文則通曉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同時,他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幾度的轉變,首先他是無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國,他信了基督教,到了德國又改信了天主教,到了臺灣又選定了佛教,作為他最后皈依處。

現在試問諸位,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那一處的?是說什么話的?是那一個宗教的呢?我們固然可說他的祖籍是廣東,是佛教徒。但這能夠包括他的全部嗎?因為他的一生,事實上曾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觸了各種環境中的親戚和朋友。

同樣的,觀世音菩薩的化現,也因時機因緣的不同,而會在許多的地方出現。他的圣號叫做觀自在,他可以觀察眾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處所應現。

若據《千手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等記載,觀音菩薩,乃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他老早就是古佛,為度眾生而現菩薩身的。可知,乃至西方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也是方便的權現,而非他的根本道場,何況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為理體,觀音菩薩雖現菩薩身,但在密教的經中,已把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合而為一,認為觀音是彌陀的因相,彌陀是觀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彌陀凈土法門的人,念觀音菩薩圣號,與念彌陀圣號的功德,是可以相輔相成的。至于他的道場在何處?實在不必追問,只要你修觀音法門,念觀音圣號,觀音菩薩就在你的面前,所以太虛大師曾說:「清凈為心皆補怛(普陀),慈悲濟物即觀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33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34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九、凈相:修行波羅蜜多清凈之相,《解深密經》中說有總別二種,如彼經說:‘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凈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一者,菩薩于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三…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順抉擇分 (一)暖位 修解脫行者,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后,其觀智漸次成熟,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為暖法。無漏圣道,猶如于火,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一、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三)諸門分別 (1)廢立:上來已說二十個隨煩惱的體相業用,但在經論中所說的隨煩惱,并不僅止這二十個,如貪、嗔、癡等,邪欲、邪勝解等,趣向、前行等,都名隨煩惱。既有多種,為什么這里…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佛學知識

    (表四) 三、三身 這四種涅槃,總束為清凈法界,加前四智,以為五法。這五法就成為佛果位的自性、受用、變化三身。清凈法界是自性身(法身)。如《成唯識論》說:‘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三)

    第三、要重視四十九天的佛事,一定要盡力為亡人安排。   藏地的四十九天佛事主要念密宗的《聞解脫經》,漢地不一定有這樣的條件,但也可以念顯宗的《金剛經》、《阿彌陀經》或者阿…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佛法知識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第八識的本體有種種異名,法身就是其中之一。每位眾生皆具法身,但眾生的法身“自性清凈而有染污”,而佛的法身,究竟清凈而沒有任何染污,名清凈法身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六、功能,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時,不借待作意發愿而作,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已圓滿覺證無礙故,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的加行智為親屬故,于彼利益有情事業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法知識

    關于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并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命運詳解十八法——如何獲得福報(三)

    (十三)  命運要靠修福修慧、從因緣果報上來改變。有些人以為改變方位、風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但是,如果這樣就能改變命運,那么看相 算命的人為什么不能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如果改個名字可…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宜州市| 黑龙江省| 布尔津县| 鱼台县| 清河县| 金寨县| 邵阳县| 綦江县| 邢台县| 湘潭县| 乐业县| 桐梓县| 白水县| 荆门市| 岢岚县| 临江市| 奉新县| 延津县| 丰原市| 苍山县| 青龙| 河津市| 会泽县| 孟村| 岳阳县| 淮南市| 建宁县| 潜江市| 通化市| 保亭| 筠连县| 巴彦县| 阿拉善右旗| 松桃| 林甸县| 晋城| 安仁县| 张家港市| 沙坪坝区|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