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四、辨相:布施等十種波羅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羅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緣條件的,否則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脫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稱他們所行所作就是波羅蜜多呢?不能,這些人之所行,只能叫布施等,不能稱為波羅蜜多。如《成唯識論》說:‘要由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向無上菩提。七、清凈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雖。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但名施等)非到彼岸。’

五、不增不滅:波羅蜜多,總有十種,分之為二:(一)說明六度無增無減。(二)說明后四度無增無減。六度由兩義因緣故,數目確定,即(一)由于饒益有情,(二)由于對治煩惱。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是饒益有情的波羅蜜多。精進、靜慮、般若,是對治煩惱的波羅蜜多。所以數目確定,無增無滅。如《解深密經》說:‘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施設如是所應學事,但有六數?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二因緣故。一者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后三對治一切煩惱。前三饒益有情者,謂諸菩薩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煩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于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后三對治煩惱者,謂諸菩薩由精進故,雖未永伏一切煩惱,亦未永害一切隨眠,而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下面說明后四度數目無增無減。如《解深密經》繼續說:‘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施設所余波羅蜜多,但有四數?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為助伴故。謂諸菩薩,于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是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件。若諸菩薩,于現法中煩惱多故;于修無間,無有堪能,羸劣意故,下界勝解(欲界散位勝解)故,于內心住,無有堪能。于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糧,為未來世煩惱輕微,心生正愿;如是名愿波羅蜜多。由此愿故,煩惱輕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愿波羅蜜多,與精進波羅蜜多而為助件。若諸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如是名力波羅蜜多。由此力故,于內心住,有所堪能。是故我說力波羅蜜多,與靜慮波羅蜜多而為助伴。若諸菩薩于菩薩藏,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波羅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智波羅蜜多,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后后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于身財無所顧騰,便能受持清凈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8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9

相關推薦

  •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四)

    ? ? ? ?我們應不斷地修持清凈心,使我們能直接地觀照到一切法界與眾生本來就是清凈與圓滿。而更進一步無論因外境而起的念頭,或過去深植于內心的經驗,我們必須了知其本質并無實有,而自…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九) 丁、行蘊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其余相應的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總集起來,都是行蘊所攝。行有遷流、造作兩義:遷流義通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念念不住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一)名義 隨煩惱,即隨從根本煩惱而起,故名隨煩惱。其義有二:一唯是慣惱分別差別義,即忿等十種,及忘念、不正知、放逸十三法,都是貪等根本煩惱的粗行差別分位上假立,依隨根本煩惱而起,…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三) 這六種香,都是實有,經論中沒有明文說香是假法故。問:好惡等三,攝法已盡,何須更立俱生等三呢?答:事類不同,安立初三種:起用時別,復立后三種。或將境就心,安立初三種: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諸佛菩薩圣誕紀念日(農歷)

      彌勒菩薩圣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五日 觀世音菩薩圣誕 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圣誕 二月二十一日 準提菩薩圣誕 三月十六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關乎解脫:佛教臨終注意事項與喪事辦理之細節(四)

    49天不間斷做善事   所以,大家不要殺生祭祀亡人。如果有些人真的愛去世的親人,也很想幫助他們,那千萬不要為他們造惡業,應該為他們多做善事,最好在四十九天內,每天不間斷地…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日常生活修行(八)

    (十三)吐痰 吐口水、吐痰的時候,念誦咒語:嗡阿西啊哈日唄梭哈。這樣痰液、口水也可以變成餓鬼道眾生的食物。對餓鬼道眾生來說,要得到這樣的東西都很不容易。 就像一個餓鬼給哲達日阿阇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二) (四)生緣:八識生起現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與緣慮的境界,及協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通稱為識的生緣。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緣內緣外、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因此借助的生緣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十二因緣(四)

    五、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于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煩惱(一)

    在四圣諦(苦、集、滅、道)的苦圣諦中,苦的生起因是我們過去所做的業及現前的煩惱。過去所做的業已造,現世要受報;而現前的煩惱決定于我們,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證果的圣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德州市| 兴仁县| 房山区| 大姚县| 磐安县| 北票市| 当阳市| 炎陵县| 和政县| 邯郸市| 涟水县| 柏乡县| 惠州市| 长沙市| 屯门区| 西和县| 白城市| 南靖县| 昭通市| 盐山县| 桑植县| 巴楚县| 井冈山市| 崇义县| 宜都市| 怀宁县| 余姚市| 桐庐县| 桐乡市| 子长县| 大方县| 雷波县| 新化县| 正定县| 崇义县| 金山区| 鄂托克前旗| 萍乡市| 大新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