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六波羅蜜(二)

(三)、忍辱:

菩薩行者要忍耐種種苦。忍可分為忍辱與忍之不同。忍辱是忍受種種的惱害。六度中的忍不止是忍受各種惱害而已,它可分為三種:

(1)、生忍(耐怨害忍):忍耐眾生對菩薩所做的損害。

(2)、法忍(安受苦忍):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應忍受饑、渴、寒、熱、天災人禍、疾病等世間的一切苦法。

(3)、無生法忍(諦察法忍):以堅韌的意志,審諦觀察思維我們對佛法的認可。比如有人講一些佛法,我們聽了內心沒有不耐煩,不同意,可忍受那個道理,稱為無生法忍。萬法本來是不生不滅的,這是真正究竟之法,我們聽后能接受嗎?慢慢觀察,了解后可真接受,既是無生法忍。

這三種忍可令菩薩度到無煩惱的生死解脫之彼岸。

做父母親的可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但這不能令他們度到彼岸,因為他是以貪愛子女的心來忍受。如果我們被其他眾生打罵,而能忍受,此即可度到彼岸,理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如幻如化,眾生執著實有,故不能忍受。當我們能觀察到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沒執著,就可以忍受。忍受并非是眾生令我們苦惱,我們要忍氣吞聲,強忍住,此為凡夫的忍辱。六度中的忍辱波羅蜜是要以智慧看透世間之真相,接受此一事實。比如有人罵你‘王八蛋’,你觀察到眾生有煩惱,講出此話,那只是聲音罷了,看透,接受它,不起煩惱,以智慧觀察而忍,可令我們度到生死解脫之彼岸。

如果眾生辱罵我們,為了要做好人,而忍受他,這就是無智慧,因為你先認為是苦惱,然后才把它忍住。《金剛經》中記載佛陀修忍辱波羅蜜時,有一世做忍辱仙人,歌利王用刀肢解他的身體,他一點也沒起嗔心,因為他對自己的身心無執著,對眾生的煩惱行為亦無執著;他能修忍辱波羅蜜,看透一切無常,在這一切因緣和合的假相中,不認為有眾生,有眾生做出此行為來惱害我,我在忍辱,故他是忍辱仙人。

我們對佛法生起堅定的信心,稱為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對凡夫來說是不容易生起的。凡夫往往對佛法一知半解,抱著一顆懷疑的心,沒有真正的理解、真正的信心;佛弟子以為佛法是佛陀為我們所開示,它必定是好的,如果是以此心態去相信佛法,他如果在修行的過程中,發現到某個修行法不能使他解脫時,則會生起毀傍之心,此即使沒有無生法忍。根據佛經中的記載,有些佛弟子修道,自己只是進入四禪,卻以為已證悟了四果,當他臨命終時,煩惱生起,就以為佛陀欺騙他。他不能忍受佛陀所說的法,誤解了。佛法中的涅槃法就是無生法,對此種無生法生起堅定的信心,絲毫沒懷疑,稱為無生法忍。這樣的忍辱才能使我們到達生死戒脫之彼岸。

如果只是忍受有情所給予我們的苦惱,并不能度到彼岸,那只不過是凡夫之忍。修學菩薩道者,應該觀察這世間的苦、樂等等,都是我們的煩惱在作祟,看透煩惱的作用后,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看到一切都是五蘊、業行為的一連串發生罷了,里面是苦、空、無常、、無我,既然無我,就無需忍,這才能真正到達彼岸。了解真理者,一定能了解此忍辱。如果有人還是認為人家污辱他,而后才生起要忍辱的心,那他就已經有不能忍的時候了。

如果有人不能忍別人給予他的苦,就得學習怎么忍受。如有一只狗吠你,你聽不動它的意思,就不用忍,因為你知道它愚癡,看到人就吠,你看透這個事實,接受后就不用忍,這才是忍辱波羅蜜。有人罵你,你看到眾生愚癡,鬧起煩惱,他的煩惱叫他罵你,他和狗吠一樣,你看透此事實后,就知道原來是沒有什么可忍的,此忍辱波羅蜜才能使我們度到生死之彼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下午9:11
下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下午9:20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四) 第十、所觸一分,是身根所對,身識所緣的境界。《對法》說二十二種:滑、澀、輕、重、軟、暖、急、冷、饑、渴、飽、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怠、勇。觸有二種:一能…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里面殘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臟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二) (四)生緣:八識生起現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與緣慮的境界,及協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通稱為識的生緣。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緣內緣外、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因此借助的生緣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三法印(二)

    二、諸法無我: 所謂‘法’就是東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個時候,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稱為法。‘諸法無我’告訴我們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所以佛說‘無我’。‘諸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十一、清凈諸蓋,《瑜伽師地論》二十一卷說:‘云何清凈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于五種蓋凈修其心,所謂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凈修心已,心…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六波羅蜜(一)

      一、菩薩之意: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簡單地說既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覺悟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6]蘊取蘊門:‘幾蘊所攝?謂除無為,幾取蘊所攝?謂有漏。’無為無積聚義,不在蘊門攝,故除去它,即除法界中所攝的六種無為。取是執取義,若約增勝,欲貪名取,通則一切煩惱,故取是煩惱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蓮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于污泥,綻開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現今許多的佛法修行者,包括我自己在內,聽聞佛法開示不知多少年了,但我們的心仍像木頭般僵硬。在生活中,當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時,我們就感到快樂;但是當計劃受阻時,我們就感到受傷,而且還…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 二、涅槃 證佛位四智圓滿的時候,所證的真如妙理,完全顯現,即具得四種涅槃:(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是說一切諸法的真如實性,雖然是由于客塵煩惱障覆令不顯現,但其習性本來清…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常熟市| 定结县| 措美县| 恭城| 阿拉善右旗| 镇安县| 永修县| 清苑县| 光山县| 蓬莱市| 肥城市| 呼伦贝尔市| 体育| 通化市| 武夷山市| 乐都县| 巴中市| 凉山| 清流县| 甘泉县| 惠水县| 东丰县| 盱眙县| 安龙县| 长治市| 康平县| 出国| 高安市| 新兴县| 阿克| 黑水县| 仁怀市| 鹤壁市| 常德市| 浪卡子县| 泾阳县| 浪卡子县| 久治县| 临朐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