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三法印(二)

二、諸法無我:

所謂‘法’就是東西有一定的相貌,保持一個時候,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稱為法?!T法無我’告訴我們在世間的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所以佛說‘無我’?!T法無我’并不是說這個世間有一個‘我’,然后佛要你觀想‘無我’來破除之;而是說這個世間根本就是沒有‘我’,我們內心執著,根深蒂固的覺得有一個是‘我’,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我’是沒有的。那到底是否有?讓我們來看什么叫做我?‘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說,我要把手舉起,我能夠主宰將它舉起來,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它‘?!?、‘一’,既是它一直存在,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今天的我也就是明天的我,它沒有改變,叫做‘常’;‘一’既是這個我是單獨一個,不可以有兩個。世間人認為‘我’是唯一的,所以它稱為‘?!ⅰ弧?。我就是‘主宰’、‘?!汀弧?,它有不變的意思。一歲時的我是我,十歲的我還是我,甚至于老了還是那個我,所以它不變,這就是世間人對我的解說。此意義的‘我’是否存在?佛說沒有。你們相信嗎?我們聽聞佛法,經常說無我、無我,我們可以不必相信,最好去尋找,看它是否是真的‘無我’。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確定沒有,那你就是有真正‘無我’的知見,并不是相信而已。

(一)、身體是不是我?如果身體是我,那身體的哪一部分是我呢?你們找得到嗎?在手、在腳、還是在頭?都不是。沒手的人,講有我;沒腳的人,也說有我,所以我到底在身體的哪一部分呢?你在身體里尋尋覓覓,覓覓尋尋,最終你會發現,并且非??隙ā摇辉偕眢w里。既然不在身體里,或許‘我’在外面吧?那是更不可能的。為什么呢?因為身體外面的東西你沒辦法主宰。比如這個杯子在你身體外面、你做不了主,你不能要求它,所以并不是我?!摇辉谕饷妫膊辉诶锩?,難道它是在身體的中間?有嗎?沒有。我們在身體里面、外面,甚至于中間,都找不到,所以‘我’并不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并不是我。

(二)、心是不是我?有人認為,既然這個身體不是我,那么這個能想,能知的心就是‘我’吧!你們是否曾經這樣想過?有些人認為,我們的心修行,這個身體是假的,所以心假借身體來修行,這個心是真的,它才是‘我’。這是否正確呢?讓我們來看:心念可分為前念、后念和現前的念。前念的心已經滅了;比如說,剛才你們的心聽我所講的法,剛才的心已經滅掉了,所以‘我’并非前念。上面講的‘我’是不變的,既然它會滅,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后念的心還沒生起,既然還沒生起,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現在的念,所以我們的前念和后念都不是我。那么應該是現在的念吧?

佛陀經常形容我們現在的心如瀑布,如流水,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們的心如流水,它既生既滅,不能自主。打個比喻來說:當眼睛看到紅色的東西時,心就想起紅色;如果看到藍色的東西,它就想起藍色,由不得你!因為你心里所想的東西時受到外境所影響,你被煩惱拖著,做不了主。比如人家罵你,你鬧起煩惱就回罵人,你絲毫做不了主。我們現在的心一剎那、一剎那第生滅,你做不了主。既然你做不了主,你就不是主宰,所以‘我’并不是現在的心。

(三)、身、心之外有個‘我’嗎?身體和心念都不是‘我’,那么到底誰才是‘我’?我們在身體(物質活動)和心(精神活動)中找不到‘我’,或許有些人就以為在身、心之外有一個‘我’。這樣我是否有?它是誰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我’,它不是精神、非物質、不是身體,那它是否有煩惱呢?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如果有如此這樣的‘我’,那它一定沒有煩惱。我們有種種的煩惱就是因為有身、心在活動,所以知道這個‘我’有很多煩惱,但是那個非心、非物、非身的‘我’,它是不可能有煩惱的。如果有一個沒有煩惱的我在身、心以外,那你就已經解脫了。但是你現在還沒有解脫,所以你不要妄想在身、心和物質以外,有另外一個‘我’,它在控制著我們的身、心。如果有的話,它也不是你。

在佛法中有兩種人執著有‘我’:一者、執著五蘊的身心里面有一個‘我’;二者、執著五蘊的身心就是‘我’。剛才講過這兩種都不是‘我’,既身心不是‘我’;身心以外非身、非心的‘我’也沒有,所以‘我’不存在。從以上的推理來看,沒有一個超然物外的‘我’,也沒有在身內、身外的‘我’。

佛陀說眾生的身心是眾多因緣聚合的結果,既是我們過去有種種的業因緣,它們湊合形成我們現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個聚合,以佛法來說,既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身體;受、想、行、識既是心。五蘊就是身和心,佛陀說它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結果,當中并沒有一個實體叫做‘我’,但是我們卻把此身心稱為‘我’。這并不是說有一個‘我’在身心里面,也不是說這個身心有一個‘我’,是我們把它叫做‘我’,那既是‘假名我’。我們眾生給每樣東西名稱后,就認為它是實在的。但佛陀說不是,是假的,是一個名稱而已,‘假名我’亦復如是,在這名稱里面,并沒有一個實體存在。但是我們凡夫將這假名我執著以為真,稱為‘我執’。我們現在應該明白,所謂‘我’原來是一種執著?!畧讨馐鞘裁茨兀课掖騻€比喻:有人抽煙,慢慢的就染上煙癮,對香煙執著了;如果我們一直教導一個人‘我’‘我’……;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心是我,那它就執著了,認為這個‘我’是實有,它就執著這個‘我’,稱為‘我執’。由于這個‘我執’,我們就生起種種的煩惱?!摇瓉硎沁@樣來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諸法無我’。佛陀告訴我們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但是可以將五蘊稱為‘假名我’。佛陀也用這個‘我’,甚至于佛經的第一句話說‘如是我聞’,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確認它只是名稱,沒有一個實體,所以稱之為‘假名我’。

為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諸法無我’,我們就得認識什么是‘自性’。世間任何的東西,經常保持一定的相貌,讓我們知道它的存在,稱為‘法’。凡是我們所看、所聽或接觸到的東西,既是‘法’;我們要認識這些‘法’,就得給它一個名稱,過后,我們執著這些‘法’,認為它是真的,實有的。比如雨水:天上烏云密布,下起雨來,你就認為這個世間有雨水。這雨水當中是否有一個實體存在?沒有。‘雨水’也只不過是水罷了。它是地上的水份被陽光照射,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升天稱為云;云在空中飄來飄去,遇到冷空氣就凝結成水滴,水滴越集越多,越來越重,就從天上落下來,形成了雨水。因為這樣的作用,讓你感受到‘雨水’的存在。所以你給它名稱。在這名稱底下,你就以為有‘雨水’滴下來。在這世間是否真的有一個東西稱為雨水呢?完全沒有。那些水滴掉落到地上,就變成河水、溪水,最后變成你喝的水。我們執著世間的一切‘法’有完整的自體,它保持著一個形狀,你就認為它是真實的存在著,我執亦復如是。

‘我執’有兩種:一者、人我執;二者、法我執?!宋覉獭仁菆讨篱g有一個眾生為我,事實上五蘊身心以外并沒有東西,但我們認為有一個人--我;也既是執著身、心以外,不是身,不是心的我,稱為‘人我執’;此外,我們對‘法’也有執著,認為它有自性,比如說,我們執著天地之間有太陽、天空和地面,這就是所謂的‘法執’。而我們執著五蘊的身心(法)是實有法,故稱之為‘法我執’;‘我執’造成我們認為世間有我,故我不可得,本來沒有。我打個比喻:請問你家里的豬叫做什么名字?假設你家根本沒有養豬,那肯定它沒有名字,是嗎?所以你的心里根本沒有這個我,但是你給它一個名稱叫做‘我’,在這個世間根本沒有這回事;我們的身心世界中根本沒有我,佛陀也告訴我們‘無我’,這是真實的道理。你們如果不信,盡管可以從身體、心念、身體心念以外去尋找,看它是否存在?結果你們是找不到的。找不到而你還認為有,那時我們的愚癡、執著,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諸法無我’,此是三法印中的第二個法印。

‘諸行無?!汀T法無我’中的‘行’和‘法’之間的差別是:‘諸行’是指造作的法;‘諸法’是包括有造作和沒有造作的法。在此世間,法可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兩種。有為法是我們迷惑造作,它生滅無常,所以說有為造作的諸行無常。有為法無常,無為法(涅槃)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在這涅槃的法中,并沒有我。諸法無我中的‘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諸行無常只包括有為法。因為涅槃是沒有造作--無為法,它也是無我。諸法無常是不對的,諸行無常才對,因為有些是無常的,有些法(涅槃)不是常,也不是無常的,所以諸行無常不包括涅槃,如果說涅槃是無常,那就錯了。所以我們不能說諸法無常,我們必須說諸行無常。但是我們可以說諸法無我,既是肯定在一切有為法或無為法中都沒有我。但是不說諸行無我,諸行肯定無我,諸法也是無我。所以說諸法無我便包括了諸行無我,但是諸行無常,諸法未必無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下午9:25
三法印(三)
下一篇 2024年5月19日 下午9:26

相關推薦

  • 佛法知識

    六塵: 色塵:即眼根所對所觸、被眼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聲塵:即耳根所對所觸、被耳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香塵:即鼻根所對所觸、被鼻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味塵:即舌根所對所觸、…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法知識

    無始無明:什么是無明?無明就是對無我的真理以及法界實相不了解、不知道,沒有智慧的光明。 一念無明,就是不了解、不知道小乘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即一切萬法,剎那變…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諸佛菩薩圣誕紀念日(農歷)

      彌勒菩薩圣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五日 觀世音菩薩圣誕 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圣誕 二月二十一日 準提菩薩圣誕 三月十六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后觀留欲界苦諦下一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于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法知識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禪天:梵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六、諸門分別 蘊處界的名義等,已如上說,但三科中還有很多的差別意義應該分別,故諸論中在說了蘊處界的名義之后,總有諸門分別一科。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五、五十六兩卷中,以五十八門分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法知識

    ○舍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由于《心經》是專講般若智慧的,舍利弗又智慧第一,所以舍利弗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機眾的代表?!缎慕洝肪褪怯^世音菩薩講給舍利弗的。 舍利弗為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辨相:布施等十種波羅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羅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緣條件的,否則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脫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稱他們所行所作就是波羅蜜多呢?不能,這些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九) (二)處界次第 十二處和十八界的次第意義,如《俱舍論》界品頌說:‘前五境唯現,四境唯所造,余用遠速明,或隨處次第?!@個頌說依二義建立處界的次第:(一)約根取境義,次…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五位百法 學習佛法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并且法相名詞多以萬計,更不容易從各個名相之間得到系統的認識。但是我們假若能夠從某些有系統性的名相去學習,而弄清楚其意義…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集安市| 梨树县| 旬阳县| 阿巴嘎旗| 盐城市| 若尔盖县| 微山县| 阜阳市| 岐山县| 栾川县| 莲花县| 荣成市| 屏东市| 绵阳市| 建德市| 裕民县| 红原县| 新乐市| 阿瓦提县| 碌曲县| 高密市| 师宗县| 仁布县| 宁蒗| 洱源县| 大丰市| 景德镇市| 新蔡县| 普洱| 景洪市| 武汉市| 黎川县| 六枝特区| 南部县| 麟游县| 大化| 高青县| 枣庄市| 泸西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