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六、諸門分別

蘊處界的名義等,已如上說,但三科中還有很多的差別意義應(yīng)該分別,故諸論中在說了蘊處界的名義之后,總有諸門分別一科。如《瑜伽師地論》五十五、五十六兩卷中,以五十八門分別:《顯揚圣教論》第五卷,以三十四門分別;《對法論》第三卷,以二十六門分別。在三科中,十八界具足根境識三種的差別最為顯著,故《俱舍論》等,皆依十八界作義門分別,于蘊于處,則準例推知。這里只想介紹三科中一些比較簡要的差別,且依《五蘊論》就十八界略舉十二義如下:

[1]有色無色門:十八界中‘幾有色?謂十界、一少分:即色蘊自性。幾無色?謂所余界。’(這是《五蘊論》原文,不準此知。)十界即五根五境十界全,一少分即法界中一分的法處所攝色。十界及法處所攝色皆各具色的自性,故論說言即色蘊自性。所余界是指十界等之所余,即眼等六識界及意意全,并法界中一分,皆是無色。法界中除法處所攝色,其余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種不相應(yīng)行法、六種無為,都是無色性的法!故論說言一分。

[2]有見無見門:‘幾有見?謂一色界。幾無見?謂所余界。’一色界即色塵差別中顯色、形色、表色,皆是眼根所取眼識所緣的可見色境,故是有見法。有見相違是無見義,色界之所余界,即十七界全、皆是無見法。

[3]有對無對門:‘幾有對?謂十色界,若彼于此有所礙故。幾無對?謂所余界?!瘜κ钦系K義,若法為能所礙,是為有對。十色界即五根五境,皆是有礙的法,故是有對。無對就是不為能所礙。所余界即六識界與意界及法界,皆無能所礙,故是無對法。有對的差別有三種:(1)障礙有對,如手礙手、石礙石等,障礙即名有對,如前所舉的五根五境就是。(2)境界有對,非約境界自身稱為有對,是指十二界及法界一分諸有境法為境界(色等五境及法界一分)所拘礙束縛,于取境之用,不得自在,是名境界有對。(3)所緣有對,亦非約所緣自身稱為有對,因心心所為自所緣(五根五境及法界一分)所拘礙束縛,于所緣起執(zhí),不得自在,是名所緣有對。前面說的十色界為有對,只約障礙有對分別,非約拘礙有對義說,故準舉十色界而不及余界。境界所緣有什么差別呢?如《俱舍論》說:‘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zhí)彼而起,彼于心等名為所緣。’

[4]有漏無漏門:‘幾有漏?謂十五界,及后三少分,謂于是處煩惱起故,現(xiàn)所行處故。幾無漏?謂后三少分?!袩离S增,是為有漏。十五界即五根界、五境界及五識界。后三少分即意根界、意識界及法界。后三界通有漏無漏,這里唯取通有漏義邊,故說言少分。無漏即沒有煩惱相應(yīng),無漏中取后三界攝于道諦的通無漏義邊,故亦說言后三少分。但于十八界這樣作有漏無漏的分別,不是究竟的說法。若依據(jù)大乘究竟義,十八界皆通有漏無漏,以《大般涅槃經(jīng)》及《莊嚴論》等,皆說如來功德身土,純無漏法,如其所應(yīng)的攝在蘊處界中,故蘊處界三科,皆全通有漏無漏,至于《雜集論》等中說前十五界唯是有漏,那是依二乘粗淺境說,故不相違。

[5]界系不系門:‘幾欲界系?謂一切。幾色界系?謂十四;除香味及鼻舌識。幾無色界系?謂后三,幾不系?謂即彼無漏。’系是系屬,即被系縛義,被欲界貪等系縛名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故說一切。色界中沒有段食,故無香味二境,境無識不生,故能緣二識亦隨之無有,所以除香味二境,及鼻舌二識;有所余十四界全。問:即無香味境,亦應(yīng)無鼻舌根?答:如《俱舍論》說:‘不爾!二根于彼有用,謂起言說及莊嚴身?!终f:‘鼻舌二根于彼非無,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nèi)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xiàn)起?!療o色界中,不但沒有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亦無眼耳鼻舌身五種根界,因為五識的所依根和所緣境都沒有了,故五識亦不生,因此無色界所系者,唯有后三界。不系即非系屬于三界之無漏的十八界法,故說即彼無漏。‘彼’字所指,若依《五蘊》、《雜集》、《俱舍》等論,即唯指后三界通無漏的一分;因為《俱舍》等說十五界唯有漏故。若依大乘究竟義,則‘彼’指全分無漏的十八界法。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下午8:04

相關(guān)推薦

  • 日常生活修行(六)

    (十)穿新衣 穿新衣服,特別是穿名牌新衣服的時候,可以念誦咒語:嗡梭巴哇悉朵沙爾哇達摩梭巴哇悉朵吭。即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意思。同時觀想衣服也是空性,然后從空性當(dāng)中產(chǎn)生一個供品的種子字…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所斷二障 (一)我法二執(zhí) 菩薩所斷,總有二種,即煩惱障和所知障。二障依我法二執(zhí)為根本而生起,故今先說我法二執(zhí)。 一、我執(zhí):一切我執(zhí),略有二種:一、俱生我執(zhí),二、分別我執(zhí)。俱生我…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日常生活中修行(一)

    一、何謂佛法融入生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jīng)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dǎo)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dāng)中的具體體現(xiàn)。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讀日杲禪師《語錄》

    讀日杲禪師《語錄》   民國·李鼎昌世衰教微,風(fēng)俗頹敗,道德仁義之士,云散風(fēng)流;機械變詐之習(xí),日新月異。既無宣圣①之周流行道,又無閩洛②之倡明絕學(xué)。以故社會中蚩蚩者流,如泛舟于汪洋…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法知識

    佛:佛是覺義,有覺悟、覺者、覺行圓滿三義。 覺悟:覺悟就是覺醒,真正從人生的大夢中徹底醒過來。正如夢中人認為夢境一切真實,醒來才知道夢境都是虛假一樣,真醒悟的人,就知道世間的一切萬…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三) (九)三性:這里說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之中各屬于何性,先說善等三性的意義:(1)善性: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是名為善。即招感可愛果的性,如受持五戒十善等,今世順益,后…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四圣諦(二)

    【二、集圣諦】 集圣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圣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yè)力被煩惱所引發(fā)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yè)。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yè)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xiàn)在種種煩…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4)聞法樂意 聽聞?wù)〞r,對于說法師和所說正法,有清凈正確的想念外,還必須澄清自己的心念,發(fā)起純正的聞法、意樂,即應(yīng)該以無雜染心,無散亂心,去聽聞?wù)ā?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三皈五戒(二)

    三、戒律: 戒是有所不應(yīng)為;律是有所應(yīng)當(dāng)為。 我們每天應(yīng)該誦經(jīng)修持,時時提起正念,有機會要去受持種種的戒,因為佛、法、僧中的法寶就是戒、定、慧的無漏法,我們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我們皈依三寶后…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學(xué)基本知識

    (表二十) (一)四大種是:地界、水界、火界、風(fēng)界。地界以堅勁為體性,水界以流濕為體性,火界以溫?zé)釣轶w性,風(fēng)界以輕動為體性。界是能持義,即地等能持自相及所造色,令其相似相續(xù)不絕。大…

    佛學(xué)知識 2024年5月13日

發(fā)表回復(fù)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全椒县| 克什克腾旗| 金川县| 萍乡市| 襄汾县| 大港区| 彝良县| 阿拉尔市| 海安县| 南澳县| 从化市| 枝江市| 德格县| 布尔津县| 内丘县| 崇阳县| 平乐县| 金门县| 右玉县| 张家界市| 南通市| 江都市| 西丰县| 巴林右旗| 曲水县| 华坪县| 开封县| 漳浦县| 平果县| 寿宁县| 同江市| 武宁县| 巴东县| 安泽县| 奈曼旗| 西宁市| 旬邑县| 博白县| 五河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