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法知識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于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之行支。

2、行緣識:緣于行支之善惡業故,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亦有不愿六識滅失之心行不斷,便致中陰階段之六識覺知心不愿使自己滅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來世之六識心復現。

3、識緣名色:由意識等六識希望來世復現之勢力而入胎故,便有恒審思量之意根,促使來世之名與色從如來藏識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時,來世之意識等六心便又出生現行運作,具足了名與色,便有六識之心行,便有六識心之想陰——覺知性——現前,便有識陰出現,是名緣識有名色。

4、名色緣六入:由有七識心的名與五色根的色,則色入、聲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現,故說緣于名色故而有六入。

5、六入緣觸:由有六入故,則有觸;六入是觸之因緣故。

6、觸緣受:由有觸故則有受,苦樂舍受隨即出生。

7、受緣愛:由有受故,便有愛貪。

8、愛緣取:由有愛貪故,便有取,便時時而欲了別萬法,不欲處于無所了別之境界中,是名取支。

9、取緣有:緣于取支故,便產生后有之種子,死后再因后有之種子而入胎之勢力便增長焉。

10、有緣生:緣于后有種子勢力故,則復受生入胎,則有生。

11、生緣老死:緣于生故,則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

12、如是謂為苦盛陰緣于生而有。如是受生之因緣,即是苦集諦之正義,此即是順觀十二因緣觀也。

如上所說因緣觀,純依二乘解脫道而說,非依大乘解脫道而說十二因緣之正觀——不是依十因緣本識的內容而作十二因緣觀——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種智而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29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29

相關推薦

  • 地藏經基本知識

    (五)皈依三寶所獲功德 甲、依經總說 皈依三寶的功德,其殊勝廣大難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中,阿難請問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幾所功德?‘爾時世尊告阿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日常生活修行(八)

    (十三)吐痰 吐口水、吐痰的時候,念誦咒語:嗡阿西啊哈日唄梭哈。這樣痰液、口水也可以變成餓鬼道眾生的食物。對餓鬼道眾生來說,要得到這樣的東西都很不容易。 就像一個餓鬼給哲達日阿阇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大乘莊嚴經論親近品》,更說具足十德為圓滿的善知識,如彼論說:‘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除惑,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覺真,八…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二) 可意等三種,由境有勝劣,情有順違,故成益成損;可意的益,不可意的損,俱則通于二種。因受等三,由發聲的音大種別故,聲成差別。世成等三,其言雖同,依人成別。或由人有別故亦…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五蘊

      一、五蘊: 我們念佛經時,經常聽到五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蘊’譯自(Skanbha…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七) (2)八識分別。別境五所,與因位第八識,全不相應:以第八任運緣境,故無有欲;行相盲昧,故無勝解;恒緣任運現境,故無有念;任運剎那別緣,故無有定;行相微昧,故無簡擇。若在果…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十二因緣(四)

    五、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于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寶,可以得其救護,但必須修習正行,才能真正得救護。正行有兩類,各有四種。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當知皈依,有四正行: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五、怨僧會苦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即與怨憎的人相會之時,心懷怨結,引生憂苦。(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倘若與已有怨恨的人有權有勢,一朝會面,畏其假借權勢治罰于己,于治罰生起怖畏故…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四圣諦(二)

    【二、集圣諦】 集圣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圣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在種種煩…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喀什市| 宁乡县| 楚雄市| 县级市| 兰考县| 偃师市| 丹棱县| 方山县| 寻甸| 西青区| 卢湾区| 六枝特区| 绥中县| 伊金霍洛旗| 盖州市| 喀什市| 沅江市| 西藏| 桑植县| 三原县| 韩城市| 东宁县| 普兰店市| 昭通市| 景谷| 绥芬河市| 开封市| 石林| 玛曲县| 东至县| 沭阳县| 汝南县| 济南市| 宝丰县| 班玛县| 同德县| 临泉县| 长顺县| 霞浦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