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五)皈依三寶所獲功德

甲、依經總說

皈依三寶的功德,其殊勝廣大難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中,阿難請問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幾所功德?‘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此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形如車箱,南陜北廣,假使善男子善女人,滿一百年,持于世間一切所有娛樂之具,盡給施與,復以四事具足供養,恭敬體拜,乃至滅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塔廟,皆以香花酥油燈燭,作倡伎樂,繪彩幡蓋,種種供養,于汝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否?”阿難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阿難:“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凈作如是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功德于彼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金剛經》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復有人,于此經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大悲經》卷三禮拜品說:‘阿難,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門,污沙門行,自稱沙門,形似沙門,當有披著袈裟者,于此賢劫彌勒為首,乃至最后盧遮如來,彼諸沙門如是佛所,于無余涅槃界,次第當得入般涅槃,無有遺余。何以故?阿難,如是一切諸沙門中,乃至一稱佛名,一生信者,所作功德,終不虛設。’

第一種經,是總說皈敬三寶的功德,后三種經,是各別贊說皈敬佛、皈敬法、皈敬僧的功德。諸經中贊嘆皈敬三寶的文句很多,這里僅引四經,以作皈依三寶所獲功德無量的圣教證據。

乙、依論別說

(一)第一四德

皈依三寶的功德,在《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中,說獲兩類四種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論說:‘受皈依者,獲四功德:一獲廣大福,二獲大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凈。’

一、獲廣大福:即皈依者,由供養現前佛,不現前佛,及塔廟,與法僧,當知獲得無量大福德果報,攝受無量廣大梵福,由此能于無量大劫中不墮惡趣,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的資糧。廣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所說供養三寶功德應知。

二、獲大歡喜:即皈依者,于佛法殊勝功德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皈依三寶故,了知世出世間道,于此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皈依三寶故,能遠離眾苦及苦因,引發眾樂,及與樂因,如是思惟,發生歡喜。又思惟隨順修道,便能證得速疾通慧,發生歡喜。如是等無量歡喜灌溉其心,數數作意思惟,心常歡喜住,故為獲大歡喜。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所說應知。

三、獲三摩地:這有三種差別:1、得三摩地。2、三摩地圓滿。3、三摩地自在。‘皈依三寶者,由發起希求證得殊勝功德的善法欲,具足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止觀,正知而住等,對治障礙三摩地的所治法已,創獲初靜慮未至定,是為得三摩地。其次,由已得三摩地,于少分微妙定中,不生喜足,于殊勝的根本定,見勝功德,更起希求意愿,勇猛精進,策勵而住,依正方便,獲根本靜慮,得離生喜樂,遍諸身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遠離諸欲,遠離一切惡不善法,于初靜慮圓滿五支具足安住,是名三摩地圓滿。復次,行者雖然已經證得根本三摩地,但其心中猶為三摩地生起愛、慢、見、疑、無明等煩惱之所染污,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未名圓滿清凈鮮白。為了使諸煩惱不現起故,為練心調心故,誓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依樂斷樂修,正勤方便,常勤修習。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定自在性,其心清白,無有瑕穢,乃至獲得第四靜慮,及能引發神通智慧,是名三摩地自在。這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及三摩地自在,總名無上的世間一切種清凈。’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卷所說應知。

四、獲大清凈:這是說獲得出世間一切種清凈,此略有五種:1、入圣諦現觀。2、入圣諦現觀已,離諸障礙。3、入圣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4、修如所得道。5、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1)現觀,就是明了現前觀無戲論界境,此境是圣無漏無分別智所證真實,故名圣諦。明了現前觀此圣諦境,故名入圣諦現觀。入圣諦現觀時,光明的無漏智慧生地,如黑暗的有分別煩惱障礙,即時除滅,種種惡不善業,永不現起,于愛盡的寂滅涅槃界中,心善安住,無復退轉,如是心安住時,名已入圣諦現觀。

(2)入圣諦現觀以后,為遠離諸余障礙法,于行住坐臥中,勤修對治,于障礙法,隨所生起,即便遠離,如是名為遠離障礙。

(3)復為證得神通智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如于佛法僧戒已得證凈,即以證凈為依止故,于佛法僧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思隨順修道歡喜事故,更能證得速疾通慧,是為入圣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

(4)由所生起廣大歡喜灌溉其心,為斷除余障,為證所余無漏功德,于少分殊勝所證,心無喜足,于諸善法轉上轉勝微妙處希求而住,復修習如前所得類道,由此修道,獲得殊勝所證法,是名修習如所得道。

(5)由精進無間地修道故,所有煩惱無余永斷,證得五無學蘊,即戒蘊(無漏戒),定蘊(無漏定),慧蘊(無漏慧),解脫蘊(無學勝解),解脫知見蘊(無學正見),名極清凈道。由得無學清凈知見,于無明愛永斷無余。無明斷故,于現法中證慧解脫;愛斷盡故,于現法中證心解脫。入無學位,名為證得極清凈道果。由證極清凈道果,遠離諸過,住圣所住處,名為功德。如是極清凈道及果與功德,總略說名證得極清凈道及果與功德。

總上所說入圣諦現觀等五種,皆是出世間清凈,故說大清凈。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卷所說。皈依三寶的佛弟子,現前雖然未得這些大清凈法,但只要自己依教奉行,是決定可以證得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9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20

相關推薦

  • 地藏經基本知識

    依外五種: 一、大師圓滿:即彼有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什么是神通

    講到神通。大家就會聯想到飛天鉆地、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其實神通并非佛教的專利,因為只要有禪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會有神通的。佛家講的神通有六種: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十二因緣(二)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于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眼睛整天愛看…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法知識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已經進入中道現觀的境界里面了。雖然能觀的是妄心,所觀的是真心,但必須依…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六、功能,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時,不借待作意發愿而作,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已圓滿覺證無礙故,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的加行智為親屬故,于彼利益有情事業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家的語言和禮儀

    走進寺院,會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樣和他們打招呼?與他們交談有哪些禮節?這可能使許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稱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詞,有特定的規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日常生活修行(八)

    (十三)吐痰 吐口水、吐痰的時候,念誦咒語:嗡阿西啊哈日唄梭哈。這樣痰液、口水也可以變成餓鬼道眾生的食物。對餓鬼道眾生來說,要得到這樣的東西都很不容易。 就像一個餓鬼給哲達日阿阇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

    11、修什么法門,最易明心見性? 答:法無定法,法法皆可入道,門門都是般若。當參禪到心行處滅,靈其獨耀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持名到能所雙忘,無住無染時,不是這個是什么?當修密到寂然…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四念處(三)

    五、總相念處: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還有一個總相念處,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苦、無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受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心念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六度(上)

    度也叫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就是六種從煩惱到覺悟、從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智慧),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心…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安庆市| 吐鲁番市| 游戏| 泉州市| 武威市| 湛江市| 剑河县| 南阳市| 泽库县| 定边县| 揭西县| 沁水县| 牟定县| 西吉县| 夏津县| 谢通门县| 武隆县| 建阳市| 清水河县| 尉犁县| 榆中县| 浪卡子县| 高尔夫| 清水河县| 延川县| 日喀则市| 从江县| 萝北县| 宝丰县| 宁阳县| 吉首市| 惠来县| 弥渡县| 桦南县| SHOW| 陈巴尔虎旗| 临高县| 东城区| 潼南县|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