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一)

? 所謂一個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對任何順逆諸境,皆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勵緣的修行人。他能清凈一切外境,且對修行的過程中一切順逆外境的經驗及相應,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應被順逆諸境所引起的障礙而停滯及困擾,應視自身如同大地對于任何的眾生不分其好壞及順逆,均同樣加以維護,而僅作承擔與容忍而已。修行者又應視困頓環境為修持的增上逆緣,如同強風不只不會熄滅火焰,而是會于一般火中幫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

 

當我們遭逢逆境之時(諸如反感、惡語、指責、或入獄等),我們都不應該抱怨而認為:「我不斷地祈請三寶,所以不應遭此災難。」而是應該認為此乃過去世損害其它生命所造成的惡業。因此,今生受此災難并思維「籍此災難,愿一切有情眾生過去世的惡業,皆由我身承受。」不要認為我的苦惱是無意義的,我們應該時時明了一切的考驗,均是蓮花生大師的善巧示現,藉此來消除我們的惡業。因此,我們應當衷心的接受任何傷害與責罵,而思維此均為上師慈悲的賜予。

 

許多藏人生活在很苦惱的環境中,一點也未退失他們對上師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他們已將這些橫逆遭遇的煩惱轉化于佛法中,且更加強修持的實踐。

 

當我們在遭遇順境之時,則不應攀緣,而應當視之如幻夢。如果遇到富裕,以及發達成功能居住于高樓大廈之時,則不應自認為成就,也不應累積財富,而要求享受與追求名利、權勢。反之,應當了知幸運的來臨,實在是我累世善行和慈悲所至的結果。縱使事業成功,也不應該忘記世間一切的成就都是無常的。

 

經典中說:「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立者必倒,高者必墮。」置身于順境之時,應常祈禱,「所有吉祥回向一切眾生,所有功德供養蓮師。而我則滿足于粗衣淡食。」生活實應僅須要溫飽以維持生活就好,且應如同過往的圣者,隱居于巖洞及尸陀林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59
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7:00

相關推薦

  • 日常生活中修行(一)

    一、何謂佛法融入生活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八) 《對法論》第一卷,在建立想蘊文中,詳說諸想,述記根據《顯揚圣教論》第五卷想蘊建立差別的,三位義配釋,顯示諸想的差別:第一位約所依差別,建立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第…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辨相:布施等十種波羅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羅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緣條件的,否則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脫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稱他們所行所作就是波羅蜜多呢?不能,這些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十二因緣(二)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于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眼睛整天愛看…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六) 又《對法論》在建立受蘊門中,依四因、五位、七類的差別,總說二十七受。第一位和第一類有六種:即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佛法知識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于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之行支。 2、行緣識:緣于行支之善惡業故,便有業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法知識

    觸之三義: 1、根觸塵之義,六根之觸六塵而生六識。 2、五遍行心所之觸心所,指識觸所緣境。 3、六塵中之觸塵,即冷、熱、滑、澀、輕、重。 七、受: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后的受心所。有苦樂…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地藏王菩薩靈感錄

    劉君信佛感應記 嘉義北岳殿地藏王菩薩靈感事跡 大病得救 讀地藏菩薩本愿經靈感記 唐若蘭女士刻地藏十輪經自述靈感 痹疾感夢勿藥記 刺血繪像靈感 地藏菩薩靈感記 地藏觀音靈感記 地藏菩…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9日
  • 聲聞果與佛果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奇台县| 富蕴县| 花垣县| 兴山县| 中牟县| 大理市| 若尔盖县| 二手房| 江华| 湟源县| 孝感市| 新闻| 漳平市| 浦江县| 滨州市| 星座| 英超| 苏州市| 平远县| 温州市| 宁都县| 延安市| 卢龙县| 翁牛特旗| 松滋市| 射洪县| 孝昌县| 文化| 渑池县| 西青区| 仁化县| 张家港市| 凉山| 临西县| 公主岭市| 安陆市| 蒲江县| 会昌县| 云和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