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真正的慈悲和愚蠢的慈悲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什么又是愚蠢的慈悲?在靈性修行的圈子里,這是最令人困惑的議題。

邱陽?創巴仁波切在這兩個名相上作了重要的區分。

在我們這個東方國度里,尤其是新時代、新靈性的圈子里,流行著一種溫吞的平等主義與圓滿的自以為是。他們聲稱沒有任何一個觀點比其他的觀點更好,因此所有的觀點都應該平等視之,這樣才能顯現豐富的多元性。

也就是說,當我們不作任何好壞是非的論斷,我們就能彰顯我們眾生平等的慈悲。偽善與真正的慈悲毫無關系,那只是一種愚蠢的慈悲。

愚蠢的慈悲以為自己是在行善,其本質卻非常殘酷。

如果你有一位酗酒的朋友,你知道再多喝一杯酒會令他喪命,而這時他卻向你討酒喝,那么真正的慈悲是否意味著你該把酒拿給他?畢竟,給別人想要的東西是一種善行,不是嗎?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所以把酒給他喝就是彰顯慈悲,對不對?不對!

送一箱威士忌給嚴重的酗酒者,只因為他需要,而你也想行善,這樣的行為根本就不是善行。那是一種愚蠢的慈悲,并非真正的慈悲。

大部分人所說的“慈悲”其實是:請對我的自我好一點。然而你的自我就是你最大的敵人,善待你的自我其實是不慈悲的。

如果你的自我需要找一位永遠呵護你的媽媽,那你就去新時代的圈子里找一位輕松而又和藹、永遠面帶微笑、總是輕言細語的老師,然后學著運用充滿靈性的辭藻,替自己的自我加上標簽。

一切都很舒適宜人,你將成為靈性時尚圈的消費者,但是那對于你的成長沒有一點點幫助。

所以,我們必須開始學習給予真正的慈悲,而不是愚蠢的慈悲。對于這兩者,我們首先要做一些智慧的區分。

真正的慈悲擁有一種力量,為了讓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發生,這股力量有時候甚至令你更加痛苦。

例如說一個人因為凡事都想依賴他人而受到了傷害。他極需要別人對他的注意,老是死纏爛打希望博得同情,這令身邊的人都透不過氣來,便將他推開。于是這個人覺得遭到拒絕,并怪罪別人都不愛他,因而受傷更深了。

 

對于此人的痛苦,有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同情心,可能會替他們惋惜:“可憐的孩子,他拋棄你實在太糟糕了。我真為你感到難過。”

 

真正的慈悲,是在同情之外帶進了理解力和清晰和思維。

 

它會說: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也知道你很受傷。有些話并不好聽,你也不容易聽得進去,可是我看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同樣的事情絆倒。你把自己交給別人,期待他們替你做主,如果別人沒有這么做,你就覺得被拒絕。我看到你在同樣的模式里一再受傷,我想現在是你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真正的慈悲不僅為潛在的問題帶來理解與洞察,它還協助人們面對問題并且成長。

 

這份慈悲與真實有關。它在當下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因為檢視我們的固定模式令人難受。然而唯有檢視它們,不合時宜的模式才會改變,事情才有轉機。

 

真正的慈悲與勇氣有關,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話語可能傷及他人而承擔風險,但是以愛言說的真理,足以療愈所引發的痛苦。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揭露了一直被隱藏的傷口。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不屬于我們本質的面具或角色被撕碎。

 

虛偽所表現出的慈悲雖然看上去溫和而帶有同理心,但是并不平衡,而真正的慈悲能創造出強而有力的行動,并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產生持續而長遠的影響力。

 

禪把這兩者區分為“祖母禪”與“正宗禪”。

 

為了從輪回之夢中醒來,自我必須被好好修理一番,否則,你將繼續玩你最拿手的把戲。然而“祖母禪”絕不會帶給你挑戰,為了行善,“祖母禪”會如你所愿地,讓你晚一點起床或允許你早一點結束靜坐,任由你沉溺于自我之中。

 

“正宗禪”則會拿出一條長長的香板,對著你大吼大叫,你的骨頭可能會被打斷,你的自我可能被粉碎。

 

真正的慈悲會通過在我們創造圓滿的過程中,引發痛苦來成就我們,其作風可能是踢你的屁股,辱罵你,令你十分不悅。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淬煉,那么我的朋友,你千萬別靠近那些真正慈悲的人,因為他們會讓你嘗到油炸屁股的滋味。

 

想想看,把一個人留在幻境的泡泡里,留在防御盔甲的高墻后面,長期看來則是更殘酷的事情,對他們的傷害將會更深,因為躲在角色、面具和高墻后面讓人無法成長,這個人可能會在同樣的、重復的絕望模式和痛苦中浪費掉寶貴的一生。

 

佛陀說過:謊言起初是甜美的,但結果是苦澀的。真相起初是苦澀的,但結果是甜美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9:47
下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9:50

相關推薦

  • 錯過無常

    我們可以從觀察事物明顯的外觀與實際狀況,例如頭發、指甲、牙齒與皮膚等,去了解它們本質上都是不穩定、不可信賴的與不凈的。這是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加以研究,就能嚴肅地看待與認識它們,了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由自性故,諸天非所皈依。由于諸天神等煩惱隨逐,具諸有漏,性非清凈,倘不能自己調御,豈能調御他人?故非皈處。如來永斷諸漏:永害習氣,具三(身、語、意)不護,性極調善,亦能調御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什么是‘佛法’?

    佛學中所謂的‘法’,并不是人們所理解的什么法規法令的那個意思中的‘法’,在佛學的義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產生、消亡的內在外在之原由。那么,從這 個角度講,世法范疇中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四)

    ? ? ? ?我們應不斷地修持清凈心,使我們能直接地觀照到一切法界與眾生本來就是清凈與圓滿。而更進一步無論因外境而起的念頭,或過去深植于內心的經驗,我們必須了知其本質并無實有,而自…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四念處(三)

    五、總相念處: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還有一個總相念處,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苦、無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受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心念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二) (四)生緣:八識生起現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與緣慮的境界,及協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通稱為識的生緣。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緣內緣外、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因此借助的生緣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四禪八定(二)

    (1)、初禪: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繼續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八) 五、三科名次 (一)五蘊次第 五蘊中以色蘊為首,識蘊為末,這樣的次第,在建立上是有確定意義的。如《俱舍論》界品頌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立。’這半個頌文顯示五蘊的次…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教理 第一節 佛法僧三寶 佛法僧三寶,為學習佛法的人應該具有的根本認識,所以這里首先提出來解說。 一、世間最初有三寶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以后,三七日間,唯自受用解脫的妙樂。自念…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三皈五戒(一)

    三皈五戒 一、皈依的意義: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據佛法說,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無依無靠,甚為可憐;這好比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南洋討生活的人兒,他們離鄉背景,舉…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崇阳县| 农安县| 扬中市| 新沂市| 慈溪市| 图们市| 瑞安市| 青田县| 肥东县| 竹溪县| 宣武区| 乌兰浩特市| 内丘县| 孝感市| 龙海市| 大埔县| 高平市| 曲靖市| 连州市| 隆尧县| 田林县| 三门县| 禹城市| 永泰县| 鹤山市| 泊头市| 手游| 司法| 韶关市| 桃江县| 寿宁县| 公主岭市| 石阡县| 宜昌市| 新闻| 恩施市| 杨浦区| 信丰县| 庆安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