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六)

又《對法論》在建立受蘊門中,依四因、五位、七類的差別,總說二十七受。第一位和第一類有六種:即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是約所依的根生義邊來說的。第二位和第二類有三種:即苦受、樂受、舍受,這是約受的自體而說的。第三位和第三類有六種:即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這是依五識相應的關系來說的。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這是依意識相應的關系來說的。舍心受并包括七八二識。第四位有第四和第五兩類。第四類三種:即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味是貪著,有味受即自體愛相應的受。這是約攀緣自己內身起味著的染行相來說的。第五類有三種:即樂無味受、舌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無味是無貪著,即自體愛不相應的受,這是約緣慮自己內身不起味著的清凈行相來說的。第五位有第六和第七兩類,第六類有三種:即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樂依耽嗜受。耽嗜受是貪愛,耽嗜受即妙五欲愛相應的受。這是約緣外境欲塵生起雜染行相來說的。第七類有三種:即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出離是不貪愛、出離受即貪愛不相應受。這是約緣慮外境不生貪愛的清凈行相來說的。

總上五位七類共計二十七受,由四因建立,所以不增不減:(一)由所依故,建立第一位的六種,即約生起受的所依六根建立六受。(二)由自體故,建立第二位的三種,即依苦樂舍三受的行相類別顯示受的自體。(三)由集所依故,建立第三位的六種,集是總攬義,總攬別法為一,故名為集。集五色根類,總名為身,集六七八三心根類,總名為心,從色心二種所依生起身心二受:即集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身受,集無色根所依建立樂苦舍三種心受。(四)由雜染清凈故,建立第四位的六種,和第五位的六種,染是有漏,清凈是無漏。雜染與清凈,各攝兩門,雜染中攝第四位中的樂有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因為有味與耽嗜,俱是雜染行相,僅僅是從緣內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兩類,所以都在雜染門中所攝建立。清凈中攝第四位的樂無味受等三種,和第五位中的樂依出離受等三種,因為無味與出離俱是清凈行相,僅僅是從緣內身和外境的不同上分為二類,所以都在清凈門中所攝建立。這五位七類由四因建立的二十七受,又可總為八義:(一)約根生義說眼觸所生受等六種,(二)約自體說苦等三種,(三)依五識身相應說樂身受等三種,(四)依意識身相應說樂心受等三種,(五)約緣內身染行相說樂有味受等三種,(六)約緣內身凈行相說樂無味受等三種,(七)約緣外境染行相,說樂依耽嗜受等三種,(八)約緣外境凈行相說樂依出離受等三種。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9:07
下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9:08

相關推薦

  • 六波羅蜜(四)

    (六)、智慧: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 (1)、世間智慧:古印度稱為五明,既是世俗慧。 1、聲明:世間的種種語言。 2、因明:世間的哲理、辯論的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的論斷方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八) 五、三科名次 (一)五蘊次第 五蘊中以色蘊為首,識蘊為末,這樣的次第,在建立上是有確定意義的。如《俱舍論》界品頌說:‘隨粗染器等,界別次第立。’這半個頌文顯示五蘊的次…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法隨法行 皈依三寶者的第四種正行是‘法隨法行’。法是指所證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勝,故得名法。隨法即道諦,它是能證涅槃的法,隨順于涅槃,故名隨法。行是學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三法印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槃寂靜。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他宗教是絕對沒有的,這是佛教的特色,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之處。三法印是闡釋人生宇宙的三個真理,它可協…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五) 四、十力 如來證得實相的妙智,能夠了達一切境相,堅固最勝,沒有可以破壞和超勝他者,故名為力。力有十種: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處,即合道理義,非處即不合道理的意思。如來于一切…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日常生活修行(六)

    (十)穿新衣 穿新衣服,特別是穿名牌新衣服的時候,可以念誦咒語:嗡梭巴哇悉朵沙爾哇達摩梭巴哇悉朵吭。即一切法都是空性的意思。同時觀想衣服也是空性,然后從空性當中產生一個供品的種子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法知識

    六識在五種情況會斷 : 1、睡眠無夢時會斷。 2、悶絕時會斷,如休克時、被全麻時、被打昏時。 3、正死位會斷。從完全失去任何知覺,身體漸漸冷透,到中陰身完全生起,這段時間叫正死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寶,可以得其救護,但必須修習正行,才能真正得救護。正行有兩類,各有四種。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當知皈依,有四正行: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4、修行差別:‘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于佛寶,應修供養承事正行。于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供養當在下文供養中說。瑜伽是相應義,包括一…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12]同分彼同分門:‘幾同分?謂五內有色界與彼自識等境界故。幾彼同分?謂彼自識空時與自類等故。’什么是同分彼同分?即根境識三,各作自業,名為同分;不作自業,名彼同分。如眼根取色境…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泸溪县| 新干县| 乐昌市| 七台河市| 巴东县| 旺苍县| 寿光市| 民乐县| 卢湾区| 吉安市| 神木县| 河间市| 久治县| 江川县| 白朗县| 石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叙永县| 惠安县| 化隆| 巴中市| 玉山县| 吉木乃县| 齐河县| 新宾| 曲阜市| 霍林郭勒市| 舞阳县| 贞丰县| 定陶县| 九江市| 景德镇市| 宝应县| 南昌县| 博客| 东莞市| 祁门县| 措勤县| 彝良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