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二)

? ? ? ?我們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來觀察自身修行的變化。當我們修法遭遇阻逆之時,諸如昏沉、觀想不清等,應當轉(zhuǎn)化為培養(yǎng)清凈的洞識見地,也就是觀想所在的外境,以及一切眾生為住滿勇父空行燦爛光輝的銅色山,也可觀一切的示現(xiàn),都是蓮花生大師一切的音聲,都是其咒音的共鳴。一切的思維意念,均為他的智慧游戲。若修法時,幸運地有所了悟與相應之時,也不可自以為有廣大的進步,而應該視之為上師的指示。亦應當當下清楚明白地了悟此種進步,并無任何目的或貪執(zhí)。

?簡要言之,一切的財富、光榮、名譽、錦衣美食,以及修持經(jīng)驗,均可能引起我們的攀緣與執(zhí)著。如果這種妄念興起之時,我們應仍安坐于座上,出濁氣三次,觀想念隨著濁氣而排出,如同排除貪、嗔、癡。并自我提醒如浮云似的成就,是短暫而無其實質(zhì)。

? 在過去世時,佛陀出現(xiàn)于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大轉(zhuǎn)法輪于各地,而成就數(shù)千,使他們以證悟。這些證悟者,有的可飛行于天空,并展示各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而現(xiàn)在這類的奇跡已不復再現(xiàn),僅余留奇跡出現(xiàn)的地名。后來佛法傳入奠基,并宏揚于西藏,成就了無數(shù)的大圣者。他們亦復四出弘傳佛陀的教誨,而今這些大成就者,均已前往其它的凈土,無一遺留于世間。記取這個事實,我們應當了知,無論得到何種的成就,這其間均無本質(zhì)可得。我們切不可貪求世間的事業(yè),而生起執(zhí)著應當避免攀緣。

? 我們于日常的修行、或睡夢之中,可能屢屢逢厲妖及魔障等惡業(yè)的強烈影響著。這些現(xiàn)象發(fā)生的時候,我們絕不可以意圖殲滅此種有害的厲鬼,即使在睡夢中也是如此。而應當視他們?yōu)檫^去世的父母,他門曾養(yǎng)育我們,而現(xiàn)在竟欲妨害、傷害我們。他們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們過去世所造惡業(yè)的結(jié)果,我們更應該進一步了知這種損害我們的惡業(yè)力量,他們本身也為他們本身、或他們過去世的惡業(yè)所支配。作此傷害,無非是為自己來世種惡因,作如是的觀察,大悲心乃隨之而升起。

? 當這些魔類決心為害我們,也應視之為清除無明的逆增上緣。任何的障礙、身體的苦惱、心靈的折磨,都可轉(zhuǎn)換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將這些障礙視之為上師智慧的示現(xiàn),當我們作如是修持時,惡業(yè)自然清凈,而苦惱也隨之消除。隨時如此覺照,這些惡業(yè)力量就不能成為傷害。反之,若視之為敵對,而欲摧毀他們,則會增加更多煩惱。

近幾年來,許多人因為雜念妄想,而引起各種不正常的障礙。這實在是自身潛在意識的作用。行者不應以此為外來的困境,而應當了知這是上師的賜予,作為修持過中的增上因緣。如此,更應專心于祈請上師,而對于所有魔類生起廣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話魔障就不會興起。

?若遇外力的干擾,則應當探究其來源,追究這些障礙本身是否有其具體的實質(zhì),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擊打。如果是如此,則追究他們安住于何處?源于何處?以及從何因緣生起?以此心意,我們應當誠心持誦蓮華生大士心咒并發(fā)愿,愿諸魔類得依蓮華生大大士大慈悲心,而親遇蓮師的善法。愿他們不自損損他,愿菩提心深入他們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攝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蓮師的清凈心,三者合而為一,其功德尤其廣大。如果能視一切外相為上師智慧的示現(xiàn)。那么障礙這個名詞也將自然消失。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59
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7:01

相關推薦

  •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三)

    我們對任何順逆均須保持清凈的洞見,視一切的相為圓滿清凈,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我們必須以自身所處的地方,即為蓮師爭土銅色山的宮殿,而周圍的親戚朋友為勇父與空行,一切的音聲都為無休止…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五蘊(三)

    (四)、行蘊: 行蘊是很復雜的,我在此只是作簡單的解說:我們的心所生的種種心念,稱為心所。這些心所除了受與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這些心的行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遷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佛教基本知識

    [6]蘊取蘊門:‘幾蘊所攝?謂除無為,幾取蘊所攝?謂有漏。’無為無積聚義,不在蘊門攝,故除去它,即除法界中所攝的六種無為。取是執(zhí)取義,若約增勝,欲貪名取,通則一切煩惱,故取是煩惱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十二因緣(五)

    九、十二因緣給我們的啟示: (一)、十二因緣流轉(zhuǎn)的順、逆觀:從‘老死’追尋到‘無明’,稱為逆觀;從‘無明’追尋到‘老死’,稱為順觀。此順、逆觀又可分為流轉(zhuǎn)門的順、逆觀與還滅門的順、…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法知識

    為什么有時好人不得好報?或好心不得好報? 首先、人們對好人、好心的概念很模糊。好人的最低標準,應該是受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因為受持五戒是得人身的基本條…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六) 又《對法論》在建立受蘊門中,依四因、五位、七類的差別,總說二十七受。第一位和第一類有六種:即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這…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佛法知識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第八識的本體有種種異名,法身就是其中之一。每位眾生皆具法身,但眾生的法身“自性清凈而有染污”,而佛的法身,究竟清凈而沒有任何染污,名清凈法身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依外五種: 一、大師圓滿:即彼有情,具內(nèi)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種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終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稱五智如來。佛認為:修行人僅僅依靠念誦咒語和觀想曼陀羅,仍然不能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還需要五佛禪定代表的五種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yǎng)具而為供養(yǎng)。這是培養(yǎng)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最近文章

推薦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宿松县| 夏津县| 长泰县| 门头沟区| 阜康市| 石门县| 北安市| 全州县| 长寿区| 闽清县| 垫江县| 英超| 酉阳| 武夷山市| 汝州市| 太仆寺旗| 大竹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兴安盟| 永平县| 涿州市| 涟水县| 镶黄旗| 峨山| 洛扎县| 泗水县| 茌平县| 专栏| 玉环县| 灯塔市| 平度市| 博客| 鄂伦春自治旗| 洞头县| 剑阁县| 平舆县| 宜都市| 靖安县| 岳池县|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