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一、菩提

佛位圓證二轉依果,為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證的無漏智,涅槃是所證的真如理。菩提是所生得,涅槃是所顯得。

菩提是轉有漏雜染的八識而成的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此智為一切現行功德的所依,如大圓鏡,影現種種色像,故名大圓鏡智。如《成唯識論》說:‘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眾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二)平等性智:此智證得諸法平等的理性,及自他平等,變現他受用土,故名平等性智。如《成唯識論》說:‘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三)妙觀察智:此智善能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及眾生根器,說法斷疑,故名妙觀察智。如《成唯識論》說:‘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于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四)成所作智:成就為欲利樂有情的本愿所能作的事,故名成所作智。如《成唯識論》說:‘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于十六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愿力所應作事。’

菩薩入見道時,轉有漏的第六識,成無漏的妙觀察智;轉有漏的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到佛果位時,轉有漏的前五識,成成所作智;轉有漏的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四智圓滿就是佛果位上具有的四智菩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0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5

相關推薦

  •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里面殘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臟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 三法印(三)

    三、涅槃寂靜: 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翻譯成為中文稱為圓寂。‘圓’既是圓滿;‘寂’既是寂靜。我們通常會看到 文上寫某某出家人圓寂了,此意既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槃了,這是…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乙、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天趣最高,所以很多的人,都以天神為皈依處。但彼諸天,由于能力不夠,本身具諸障礙,不能為諸眾生作大利益,故不能作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瑜伽師地論》七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三) (九)三性:這里說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之中各屬于何性,先說善等三性的意義:(1)善性:若法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的,是名為善。即招感可愛果的性,如受持五戒十善等,今世順益,后…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什么出離心(一)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故被稱為出離心。可是多數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厭惡輪回之事、日月追求解脫之道。若是這樣理解也沒…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
  • 宋陳師道論儒與佛

      今之教者有三,三教之役相與詆訾。蓋世異則教異,教異則說異,盡己之道,則人之道可盡。究其說,則他說亦究其相訾也。固宜三圣之道,非異其傳與不傳也耶。子孔子之門,顏、閔、冉皆無傳;仲…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懷讓禪常識問答20題

    中立史載:北宋的王安石曾問張方平:孔子去世后百年,出現了孟子,從此以后再沒有像他們這樣的圣賢出世,原因何在呢?方平答道:“不僅有,而且還遠遠地超過了孔子。”王急問是何人,方平說:“…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十一) (2)自類相應: 1、貪:貪與嗔、疑兩法,定不俱起,所愛的境和所憎恚的境,必不相同故。兩法的行相亦別,故不相應。為什么不與疑俱起呢?因為所愛境,必是于境已得決定;疑是于…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一、五蘊 (一)五蘊名義 前面所說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詞的蘊、處、界三科里可以攝盡。因此在說了百法之后,說蘊等三科。這里先說五蘊。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聚有為法。有…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九) 丁、行蘊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其余相應的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總集起來,都是行蘊所攝。行有遷流、造作兩義:遷流義通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念念不住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梅河口市| 义乌市| 长白| 南部县| 夹江县| 红桥区| 天峨县| 横山县| 岳阳县| 滨州市| 桐柏县| 鄱阳县| 麻城市| 城步| 易门县| 延庆县| 阿图什市| 延川县| 错那县| 长春市| 夏津县| 万荣县| 鄢陵县| 温宿县| 周口市| 玉田县| 高淳县| 嫩江县| 简阳市| 蕲春县| 汤阴县| 陆川县| 万宁市| 郎溪县| 应城市| 桃园县| 通榆县| 育儿| 新竹市|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