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恭敬說法師
知道了聽聞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實際地從善知識跟前去聽受。但要使自己聽聞正法能得殊勝的利益,對于說法師與所說的法和聽法的心理,都應該發起恭敬心,正確的思想,和清凈的心理,才能得到真實的聽聞利益。這里先說對于說法師的心念。
對于說法師,經中往往說應作醫生想,極應恭敬,唯以純凈心屬耳聽法,不起不正確的作意。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四十四卷中,說名為于說法師由五種處不作異意:
一、于壞戒不作異意,即于戒行有損壞的說法師,不應起這樣的觀念:他是壞戒者,不住律儀,我不應當從他聽法。
二、于壞族不作異意,就是有些說法師,出生的族性不高貴,聽法者不應心想:這說法師是卑賤族姓家庭出身,我不應當從他聽法。
三、于壞色不作異意,即說法師色相容貌不莊嚴,不應嫌其丑惡,而不從其聽法。
四、于壞文不作異意,即說法師的文詞不美妙,不應嫌其鄙俗,而不從其聽法。
五、于壞美不作異意,即說法師的言語不好,不應嫌其粗陋,而不從其聽法。
聽法的人,若于說法師,用意尋求上述五過,則自然不愿從其聽聞法義了。故聽法者,應于己作病人想,于法作藥物想,于說法師作醫生想,但應恭敬,聽受正法,不應于說法師追求過失,影響聞法善心,而退失勝慧利益。
(3)尊重正法
諸經中多說于法存藥物想,為療治煩惱業病,于正法藥極應尊重。《瑜伽師地論》說,聽聞正法時,于法師所說的正法,應作五種想念:
一、作寶想:我們從無始以來,在三界中生死流轉,最缺的是善法財,佛法是能夠于生死中救拔我們出離三界的寶物,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現在遇著了,憑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脫生死,證大菩提,故佛法是無上的至寶,今得聽聞,應生極大的尊重心。
二、作眼想:我們在三界中輪轉,得善趣果報的時候少,墮諸惡趣的時候多,更不知解脫生死,這都是自己愚癡無智,于善法惡法,不知取舍,如盲人無眼,于正道險道,無能辨別,今得聽聞正法,得到了辨別是非善惡的妙慧,如盲人眼開,應生無比的慶幸。
三、作明慧想:聽聞正法,即已得廣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實不錯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諸物,現在自己得著這正法光明,照徹事理,不再為所迷,應知恩懷感。
四、作大果勝功德想:正法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證得聲聞獨覺佛果三種菩提勝果的因性,聽聞正法,就是已經得到菩提涅槃殊勝果法功德的因性,應生無上歡喜心。
五、作無罪大適悅想:所聞的正法,是證得菩提涅槃的因,現前自己雖然還未證得涅槃及三種菩提,但是已得正法慧眼,能于諸法如實簡擇而修習止觀,現世中可得遠離欲界粗垢罪過的靜慮大樂,因性已得,應生適悅的大樂想。
這五種想,廣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菩薩地所說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