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三、圓滿親近法:圓滿親近善知識的方法,《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有四種,如彼論說:‘當知菩薩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及。一于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侍,恒常發起愛敬凈信。二于善友,隨時敬問、體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業,而為供養。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養。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義,若合若離,隨自在轉,無有傾動,如實顯發,作奉教心,隨時往詣,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這四種親近別中,前三事容易了解,不必再加解釋。第四義是說,于正所依止的師長,如其所說的教授教誡的法義,有與舊說相同的名合,或依經論而說的名合,不與舊說相同名離,成不依經論而別說自己見解的名離。作弟子者,如師所說法義,無論其與經論或舊說,若同若別,凡師所說,若開許的,若遮止的,皆應無倒隨順信受奉行。如所開許的進取修持,如所遮止的止息不作。隨師所說自在,不為一切異論所引奪傾動,若有違犯,師長如實顯發時,無惱亂之心,唯欲進求了解,作奉教心,到師長跟前,恭敬承事,請問聽受。

(二)聽聞正法

(1)聞法的重要

皈依者的第二正行,是聽聞正法。什么是正法呢?即佛世尊,或佛弟子宣說開示的法義,是至正善士丈夫所說,至正的教法,故名正法。即契經、重頌、記別第十二分教,如第一章第一節佛法僧三寶中已說,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五卷應知。皈依三寶者,對于十二分教法,聽聞其文,聽聞其義,并受持讀誦,是為聽聞正法。

學佛的人為什么須要聽聞正法呢?因為我們凡大,愚迷癡暗,對于善惡法認識不清,在作為一切事的時候,是非不同,常想莫辨,因此于善不知取,于惡不知斷,現前三業,多成顛倒,雖然以好心作事,反成惡行惡因,這都是由于不知法義的過失。如來在十二分教中,很清楚明白地開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想法,善如何修,惡如何舍,有漏法怎樣斷,無漏功德如何修證,皆詳盡無余。學佛的人,為了斷惡修善,舍有漏而取證無漏,必須清楚地認識善惡,認識有漏無漏,故須要聽聞正法,依之起行,使自己的所行成為正行而招感勝果。

如《大寶積經》卷五十說:‘如人入暗室,覆蔽絕光明,雖有眾色像,非明眼所具。如是雖有人,內具諸明解,不聞于正法,善惡何能曉。多聞解了法,多聞不造惡,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善聽增長聞,聞能增長慧,慧能修凈義,得義能招樂。聰慧得義已,證現法涅槃,凈覺法相應,證得第一樂。菩薩聞法已,正法善安住,為世大光明,行菩提妙行。’此經前兩頌說不聽聞正法的過失,后三頌是說聽聞正法的義利,其中第三頌總贊多聞的功德。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卷十九中廣有解釋,可檢閱參考。

又如彼論聲聞地說:‘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說:‘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財寶,飽腹資欲心,人形畜無別。’前頌是說多聞的好處,由聽聞正法,可以了知一切法,而知道斷除惡因惡果舍棄無義有漏法,證得寂靜安穩的涅槃。后頌是說,不聽聞正法的壞處,連三世因果的事理也不會知道,心識中除了知世間的財寶之外,一點法寶也沒有,這樣的人,在享樂衣服飲食以外,什么高尚的意志都沒有,等同于畜生,因為他只知道愚迷的生活,而不知善惡的三世因果和有漏無漏法的過失和功德。

又《華嚴經普賢行愿品》對于少學的過失說:‘少學或心高,易滿如牛跡。如鼠手持物,自謂己能多。智海廣難量,不測及增謗。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過。’由上經論所說多聞的勝利,不聞與少學的過失,可以知道聽聞正法的重要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6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6

相關推薦

  •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印光大師談《禪與凈土》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凈”是。“律”佛法根本,嚴持凈戒,以期三業清凈,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渡;“教”乃依教修規,離指見…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日常生活修行(四)

    四、具體方法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此處介紹的行為轉為道用法門,既有顯宗的方法,也有密宗的方法,故而稱為顯密雙運的行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五) 四、十力 如來證得實相的妙智,能夠了達一切境相,堅固最勝,沒有可以破壞和超勝他者,故名為力。力有十種: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處,即合道理義,非處即不合道理的意思。如來于一切…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4)聞法樂意 聽聞正法時,對于說法師和所說正法,有清凈正確的想念外,還必須澄清自己的心念,發起純正的聞法、意樂,即應該以無雜染心,無散亂心,去聽聞正法。 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十二因緣(四)

    五、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于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出離與虔誠(一)

    雖然我們可能相信空性見是正確的,也非常相信慈悲、寬容、布施等行為的美德,但是我們可能仍然處于思索的階段,還沒有把任何理論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不再只是閱…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五)皈依三寶所獲功德 甲、依經總說 皈依三寶的功德,其殊勝廣大難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中,阿難請問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幾所功德?‘爾時世尊告阿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3)供養的重心 已說十種供養差別,其中應該注意兩點: 第一、修財物供養,應以至誠恭敬,及廣大菩提心為主,物品豐盛美妙,則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決經》中,貧女供一燈,如來為他受成佛…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命運詳解十八法——如何獲得福報(三)

    (十三)  命運要靠修福修慧、從因緣果報上來改變。有些人以為改變方位、風水或名字就可以改命。但是,如果這樣就能改變命運,那么看相 算命的人為什么不能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如果改個名字可…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
  • 六度(下)

    出世間禪定、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三乘圣人所修所得的禪定。阿羅漢、辟支佛、二乘人得證滅受想定,受想已經滅了,第六意識已不起作用。這種定力能斷除三界之內的見思二種煩惱,能破除我執,沒…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剑河县| 杂多县| 栾川县| 元江| 平顶山市| 图片| 石屏县| 嘉禾县| 嘉义县| 加查县| 安岳县| 壤塘县| 昌吉市| 静宁县| 探索| 基隆市| 江津市| 霸州市| 丹江口市| 巴彦淖尔市| 牙克石市| 南雄市| 阜新| 鹤岗市| 德兴市| 两当县| 乐清市| 奈曼旗| 抚州市| 太白县| 德保县| 唐海县| 类乌齐县| 无锡市| 同心县| 彰化县| 棋牌| 武城县| 衡东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