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日常生活修行(四)

四、具體方法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此處介紹的行為轉為道用法門,既有顯宗的方法,也有密宗的方法,故而稱為顯密雙運的行為轉為道用。

每天從早上醒來開始,到最后晚上睡覺,如何將一天所有的行為都轉為道用呢?

 

(一)蘇醒

早上剛剛從夢中醒來,一睜開眼睛看到世界的時候,該怎么發愿呢?

平時我們從睡眠中醒過來的時候,都是迷迷糊糊、睡眼朦朧的,既沒有觀點、也沒有發愿,匆匆忙忙洗漱完畢,就趕去上班了。但修行人卻不應如此,而應首先意識到,從夢中蘇醒過來,類似于從虛幻的境界中醒過來;從深度睡眠中突然醒過來,則如同從不知不覺的無明狀態中醒過來,來到眼睛所見的新世界當中,這與證悟空性,抵達佛的清靜剎土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相似,所以我們要發愿:“祝愿一切眾生能從無明黑暗中蘇醒過來,最終成就佛的果位。”這樣僅僅依靠發愿,就能積累很大的資糧。

這些機會每天都有,但我們卻從來沒有這樣發過愿,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方法,所以把機會都浪費了。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個清晨。雖然一開始不太熟悉,只要堅持一兩個星期,就會習慣成自然,以后每次從睡眠中醒過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這樣發愿。

同時還要發誓:“我今天一定要過成有意義的一天,我今天的生命一定要做到有價值。”意思是說,自己當天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行善斷惡、聞思修行等等。

 

(二)起床

起床與佛陀從法身狀態中幻化出化身與報身去度化眾生,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相似,所以我們要發心:“愿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法身,并從法身中顯現出報身和化身去度化一切眾生。”

 

(三)穿衣

穿衣服的時候應當發愿:“愿天下所有眾生具有慚愧心。”如果沒有慚愧心,就會不知羞恥、無惡不作;有了慚愧心,就能自覺地尊重因果、護持戒律,而不會造作惡業。

 

(四)系腰帶

系腰帶的時候應當發愿:“愿一切眾生的善根都能夠雙運。”所謂雙運,也即智悲雙運、福慧雙運、世俗諦和勝義諦二諦雙運。愿一切眾生都能于世俗諦當中行善斷惡,于勝義諦當中證悟空性,行持如幻如夢的善根,修持智慧與方便雙運的資糧。

 

(五)坐

坐任何地方,無論坐地上還是坐沙發,都與當年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剛座一座之間證悟佛果有點相似,所以應當發愿:“愿一切眾生都能獲得金剛座。”經過菩薩十地末尾,最后在一座間證悟佛果,就是獲得金剛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54
下一篇 2024年5月28日 下午6:56

相關推薦

  • 關于死亡——睡夢中陰

    談到“睡夢中陰”,我必須再次建立兩個端點。從你入睡到醒來的這段時間,我們稱為“睡夢中陰”。很多密乘佛教徒很喜歡睡夢中陰,因為它有點類似死亡,它是短暫的死亡,但同時你還享有每日清晨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9日
  •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印光法師《太上感應篇直講序》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復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三) 這六種香,都是實有,經論中沒有明文說香是假法故。問:好惡等三,攝法已盡,何須更立俱生等三呢?答:事類不同,安立初三種:起用時別,復立后三種。或將境就心,安立初三種: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觀世音菩薩(六)

    《六》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音法門很多,大致分為顯密二門。密法多用觀想,必須身口意三業齊修,修學者必須師師傳承,師弟親授,修行時必須供養、作觀等儀軌壇場,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顯法則…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二) (四)生緣:八識生起現行作用依托的因緣等可依,與緣慮的境界,及協助生起了別的作意等,通稱為識的生緣。由于諸識行相有粗細、緣內緣外、間斷不間斷等的不同,因此借助的生緣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五蘊(三)

    (四)、行蘊: 行蘊是很復雜的,我在此只是作簡單的解說:我們的心所生的種種心念,稱為心所。這些心所除了受與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這些心的行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遷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四圣諦(二)

    【二、集圣諦】 集圣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圣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在種種煩…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具而為供養。這是培養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三)諸門分別 (1)廢立:上來已說二十個隨煩惱的體相業用,但在經論中所說的隨煩惱,并不僅止這二十個,如貪、嗔、癡等,邪欲、邪勝解等,趣向、前行等,都名隨煩惱。既有多種,為什么這里…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四、辨相:布施等十種波羅蜜多之所以得名波羅蜜多,是有一定的因緣條件的,否則普通的善心凡夫和修解脫行的二乘人,也能修行布施持戒等,是否也可以稱他們所行所作就是波羅蜜多呢?不能,這些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阿巴嘎旗| 常宁市| 成武县| 喜德县| 屏东县| 天镇县| 黔南| 凉山| 安国市| 如东县| 紫金县| 攀枝花市| 宜宾市| 乌恰县| 延寿县| 方山县| 甘泉县| 和政县| 马公市| 洛宁县| 丹江口市| 郧西县| 雷山县| 资兴市| 富裕县| 黎平县| 义乌市| 友谊县| 桃园县| 泾阳县| 武陟县| 孝感市| 富民县| 通州市| 额敏县| 大厂| 贺州市| 保定市| 电白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