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經基本知識

(四)法隨法行

皈依三寶者的第四種正行是‘法隨法行’。法是指所證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勝,故得名法。隨法即道諦,它是能證涅槃的法,隨順于涅槃,故名隨法。行是學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法,為求涅槃精進修行圣道,是名為法隨法行。又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的諸勝善法,皆名為法,于此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進,隨法義行故,如是名為法隨法行(《集異門論》卷六)。又世親《攝大乘論釋》說:‘如教行故,名法隨法行。即一切學處名法,隨順學法修行,是為法隨法行。’此如教法,略有五位。即身語意三業如教行故。無倒隨轉,是為三種,于法正思,為第四種,于法正修,為第五種。

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說:‘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中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若佛世尊,于彼諸法制身語意,令不造作;于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即于如是二種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遠離,無倒修證,是名菩薩于諸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法隨法行。

云何菩薩于法正思?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恒常思惟,無間加行,殷重加行,而無慢緩。是諸苦薩,勇猛精進思惟法時,于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于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了知默說大說,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數數作意,令得堅固。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不應思議而思惟故,其心不隨迷悶錯亂。由能恒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得正決了。先已知義,得無失壞,得不忘失。由于少分以理觀察隨悟入故,于隨正理觀察法中,不由他緣。由于少分但信解故,于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誹謗,不自損害,遠離衰患,無諸過罪。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文故,于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言語,能隨悟入。由諸菩薩,普于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于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是諸菩薩,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于其修,隨順趣入。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思所攝法隨法行。

云何菩薩于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缽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

云何奢摩他?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于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系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于諸所緣而作勝解,于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謂諸菩薩,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是如是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缽舍那。云何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謂諸菩薩,于奢摩他毗缽舍那,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習,是名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謂諸菩薩,即于如是止觀相中,其心無動,于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攝受無亂,是名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

當知此中,是諸菩薩,如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如是如是樂住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如樂住奢摩他毗缽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缽舍那清凈;如如奢摩他清凈,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如如毗缽舍那清凈,如是如是若知若見增長廣大。齊此名為修所應作。謂于所依中,應除遣粗重,及于一切所知,應修清凈知見,如是一切修所作業,菩薩由前四種修相,時能成辦。’

論文中,‘謂如所求’乃至‘法隨法行’一段,是說菩薩于所求所受的法,如教修行的身語意三種法隨法行。從‘云何菩薩于法正思’以下,至‘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是說菩薩第四種法隨法行。于法正思文中,總有八相,從‘云何菩薩于法正思’至‘令得堅固’是正解八相,從‘是諸菩薩’至‘隨順趣入’,是成立八相。為了醒目,把解和成的論文對照立表如下:(見表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7
下一篇 2024年5月15日 下午8:18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乙、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天趣最高,所以很多的人,都以天神為皈依處。但彼諸天,由于能力不夠,本身具諸障礙,不能為諸眾生作大利益,故不能作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瑜伽師地論》七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前面所說的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異熟果報身,并得殊勝的等流果,和殊勝的增上果,及成就殊勝的功德法,與圓滿未來世成佛的凈土莊嚴,都是或順現受、或順生受、或順…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一) (三)緣境: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用,對于所緣的境界,各有寬狹。眼緣色,乃至意緣法,第七緣第八,第八緣三類境。眼緣色境,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以前五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六)四分:一切心心所法,都有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分是分量、分限,心用分限有四種差別,故名四分。 相是相狀,所緣為義。即能緣心自體轉變起用的時候,無記緣心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法知識

    彌勒佛,現在其實還是菩薩,住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欲界的第四天,叫兜率天。兜率天分內外院,其外院住一般的天眾,其內院則是彌勒凈土,住修行的菩薩們,彌勒菩薩在那里為其它菩薩講解第三轉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見表一) 第六相‘如實了知默說大說’,指聲聞乘不了義教名默說;大乘教中了義宣說,是名大說。‘能得先來所未得忍’,指勝解行位菩薩所得的下中上忍,前時未得,創初獲得,故名先來所未得忍…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一、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五戒是良醫

    一、眾生受戒入佛位 ?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們發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間上做一個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嗎?當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沒有受了戒那樣來得廣大哦,…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戒淫,改命,求福報者必看

    戒淫,改命,求福報者必看末學手淫五年,早有戒淫之心,但和許多人一樣,斷斷續續,戒了又破,在這反反復復中,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頗有心得與體會,并有所成效(已半年未犯),現拿出與大家…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業力與輪回(二)

    三、業的活動: 我們造業后,來世要受果報,它們的活動過程是怎樣的?其實,業的活動就是我們生死輪回的相續,我們日復日年復年的生活著,這就是業的活動。我們在受業報的過程中,又再造新的業…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会泽县| 阳泉市| 明光市| 佳木斯市| 古浪县| 江口县| 许昌市| 丰都县| 朝阳区| 平顶山市| 呼图壁县| 南安市| 青州市| 广宁县| 红原县| 石首市| 包头市| 邛崃市| 县级市| 麻阳| 安新县| 德惠市| 特克斯县| 鹤壁市| 石楼县| 旺苍县| 清水河县| 八宿县| 徐闻县| 四川省| 屏东市| 辽中县| 绥化市| 南陵县| 肇州县| 宾阳县| 达拉特旗| 资阳市| 泽普县|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