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法知識

色:有四種,即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其中只有顯色是色的實體。

1、顯色:就是顏色,眼識所了別的只有顯色。佛教里說的顯色,粗說只有四種,即青、黃、赤、白;細說則還有明、暗等。

2、形色:是顯色集聚的分位差別,必須比較才能了知,所以是意識了別的對象,因為只有意識有比較的功能。如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等。

3、表色:指有所表示的動作,是顯色、形色的差別業用。如取、舍、屈、伸、行、住、坐、臥等。

4、無表色:則是顯色、形色二種色,或再加表色共三種色所顯示出來的綜合效應,內涵,或某種韻味,如美麗、丑陋、宏偉、輝煌等。

的定義,就是身壞命終。在佛教里,死的指標,既不以停止呼吸、停止心跳為標準,也不以觀察不到腦電波為標準,而是以身體冷透為標準。為什么?說明第八識已經不再持身了,已經完全離開身體了,身體已經成了死尸了。

那么,在正死位,此世的身體已經不能用了,而中陰身還沒有全部生起,七、八兩個識是如何運作的呢?第八識是一個被動心體,如果沒有第七識,它就獨住于自己的境界中,那就是無余涅盤。如果與第七識在一起,第七識是發布指令者,而第八識則是執行指令者。

第七識發布指令,有三種情況。

一、在眠熟無夢、二無心定(即無想定和滅盡定)三種情況下,因有正常的五根身故,第八識接受第七識剎那剎那要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的決定,憑借五扶塵根接觸外五塵,顯現外五塵上有變動或無變動之外法塵,第七識便依此法塵監察一切,了解有無重大變化。如果沒有重大變化,就剎那剎那做繼續睡覺或繼續入定的決定,如果發現了重大變化,出于保護生命的本能,第七識就會作出要了解這個重大變化的決定。但它自身沒有了解重大變化具體情況的本事,因為它只能和五別境心所的慧心所相應,其慧昧劣。第八識了別第七識的決定后,就會流注第六識的種子,種子變現行,第六識就可以幫助第七識進行具體的了別,再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決定。

第七識獨自運作的時候雖然昧劣,但當它有第六識配合的時候,它對第六識所提供情報的審察,及其根據此審查和它具有的俱生我執的習氣來作決定,就變得極其敏捷。

二、在悶絕(由于種種原因而喪失了任何知覺)時,由于五勝義根的集合體(大腦)被麻醉或受傷,第八識或無法藉勝義根而現內六塵,或雖現殘缺、模糊的內六塵而六識無法正常出生,所以第七識雖然一再作決定要出生六識,仍無可能,只能依于求生的習氣不斷作恢復根身的決定,等待麻藥力量逐漸消退,或配合第八識盡可能地修復受傷的部分。

三、正死位有突然死亡和正常死亡兩種。

突然死亡:如出交通事故,被槍擊,被砍頭等,根身立刻壞死或身首異處,內外五根不復能用,法塵突然不現,第七識立即審察到身體已經的確不能用了,就作決定舍身,并根據其俱生我執(生生世世連續不斷的自我執著)的習氣作決定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實時流注中陰身色法四大種以及六識種,中陰身及其六識便得以出生。

正常死亡:如自然老死、因病去世等,第七識根據法塵的衰變逐漸了解到身體越來越不好用了,最后法塵不再出現了,身體真的不能用了,終于決定舍身并出生中陰身。第八識執行指令,便一分一分地從根身中退出,退出一分,中陰身就出生一分,身體就冷一分,全部退出以后,中陰身也就全部成就了,身體便很快冷透了。中陰身一旦成就,就具足十八界,開始了最多四十九天的中陰生命的歷程。

正死位與六識斷滅的其它四種情況(眠熟無夢、悶絕、無想定、滅盡定)的最大不同,就是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都壞了,不能現起外內六塵。但是第七識,第八識都還在運作,他們是根據什么來運作的呢?我們知道,第七識的一個特點,就是審察法塵有無重大變化。當法塵不再出現的時候,第七識就知道根身不能用了,就會決定舍身和出生中陰身。至于中陰身在正死位大約八個小時中七、八兩個識如何運作的詳細情況,那是地上菩薩修學種智的內容,我們不敢妄測。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49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25

相關推薦

  • 佛法知識

    我們先來看逆觀十二因緣: “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九) 如上所說,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名為家家。為什么沒有斷一品、二品、五品修惑立名為家家的呢?其理由是:一來向人在斷煩惱的進趣中,必無有只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的中間而有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4)聞法樂意 聽聞正法時,對于說法師和所說正法,有清凈正確的想念外,還必須澄清自己的心念,發起純正的聞法、意樂,即應該以無雜染心,無散亂心,去聽聞正法。 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八卷…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六波羅蜜(一)

      一、菩薩之意: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簡單地說既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覺悟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三、伏斷位次:滅現行名伏,除種子及習氣名斷。斷的意義,約能斷說,是除害義;約所斷說,是不續義;自類相生的種子后生的作用不相續,即是斷惑。過去未來的法無體,故無所斷;現在惑智俱起,亦…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法知識

    下面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清楚起見,凡解釋心經原文的句子之前,都加一個記號“○”,以示區別。) 般若:讀作“bō rě”,意思是成佛的智慧,不但與世間的智慧不同,而且也與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法知識

    關于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并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稱為數息觀,為對治散亂心的最好觀行。持息念的相,實有六種差別,數息觀法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持息念在經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義即持息入,是引外風令人身中的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十) 阿羅漢果的差別有六種: 一、退法,在證了阿羅漢以后,一旦遇著退緣,又忽起修惑,便退失所得之果,而降至不還果、或一來果、或預流果等。 二、思法,在證了阿羅漢以后,恒作是思:…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2)恭敬說法師 知道了聽聞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實際地從善知識跟前去聽受。但要使自己聽聞正法能得殊勝的利益,對于說法師與所說的法和聽法的心理,都應該發起恭敬心,正確的思想,和清凈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阳江市| 枣阳市| 雷波县| 澄迈县| 鹤壁市| 荆州市| 遵义市| 咸宁市| 盖州市| 瓦房店市| 保靖县| 云南省| 阿城市| 高雄县| 东安县| 公主岭市| 盐山县| 防城港市| 新建县| 株洲市| 芜湖市| 江津市| 兰州市| 内丘县| 西充县| 永吉县| 淮滨县| 潜山县| 赣榆县| 通辽市| 安顺市| 赤水市| 瑞安市| 黔江区| 阿巴嘎旗| 康马县| 游戏| 凌源市| 莲花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