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表八)


關(guān)于十六心中分為見道和修道,與道類智為什么不是見道攝?及前七智是忍可諦理以后之智,既是已見今見,為什么也是見道攝?今抄錄《俱舍論頌疏》文解釋如下:‘論云: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云何?頌曰: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釋曰:除道類智,前十五心,名為見道。于四諦理,未見今見,見未曾見,故得見名。至道類智,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問:如道類忍是道諦理。此道類智緣道類忍,于道類忍未見今見,何故道類智非真見道攝耶?答: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雖于道類忍一剎那心,未見今見,于上下八諦,皆已曾見,故修道攝,如刈畦稻,唯余一科,不可名為一畦未刈。問:忍于諦理未見今見,可名見道:中間七智,已見今見,何緣七智亦見道攝:答: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見道攝。’末段義說,士智雖是重見諦理,但尚有未見的諦理,以是于已見的諦理和未見的諦理的中間生起,見未周遍究竟,故非修道所攝。

住預(yù)流果的圣者,速即現(xiàn)生證得無學果位。最遲亦只經(jīng)欲界七返生死,即人間天上往返各七生,必證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俱舍論》說,在七返生死中,所有圣道,必得成就。故論二十三卷說:‘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家,得阿羅漢果。即得果已,必不住家,法爾必得比丘形相。’

(二)一來向及一來果

梵語斯陀合,譯言一來,是二果圣人的名稱。住預(yù)流果的圣者,雖然斷盡了三界的見惑,但對于欲界的九品修惑,一品也沒有斷除。為了進趣二級圣位,再前進修習,斷除了欲界六品修惑,則能證得二果圣位,名一來果。如前所說,迷事煩惱是修道所斷惑,于九地中,每一地各有九品。如欲界五趣雜居地根本品有上中下,此三又各分三品,故成九品。下品分三是: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是:中下、中中、中上。上品分三是:上下、上中、上上。其余八地,依此照分,三界九地,九九總有八十一品無間道,八十一品解脫道。其能治道與所治煩惱的對比是:下下品道,能斷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斷下下品障。原因是:上上品障是粗惑,容易斷除,故下下品道能斷。下下品惑是細惑,微細難斷,故須上上品道才能斷除。如洗衣物,粗垢先除,后除細垢。圣道與惑障相對,也是這樣。以白法力強,黑法為弱;故剎那頃的下下品道,能斷無始以來的上上品惑。一來果圣者,只斷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有后三品煩惱存在;由于后三品煩惱的潤生力量,現(xiàn)生死后,必須于欲界天上受生一次,更來人間受生一次,欲界的生死才能了結(jié)。以其死后還要在欲界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一次,故得名一來果。若只斷了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的圣者,是趣向于一來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一來向。

一來向的圣者,由于進斷修惑的品數(shù)有差別,因而名稱亦異。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總名家家。家是指受生的處所,即從天上人間三處二處受生,故名家家。斷了欲界三品修惑的,名三生家家。斷了四品修惑的,名二生家家。原因是:欲界九品修惑的潤生勢力,能潤七生: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各潤一生。中中品,中下品,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然上三品惑能潤四生,故斷了上三品惑的一來向人,四生便已損害,只在欲界中受三生,故名三生家家。既然中上品潤一生,故斷了中上品惑,復損害一生。故斷了四品修惑的一來向人,總損五生;在欲生死中,唯余二生,故名二生家家。這三生家家和二生家家,又各分為天家家與人家家兩種:(一)天家家,即于欲界天處,生三二家,此是從一天處,受三二生,或從二三天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天家家。(二)人家家,即于人趣,生三二家;此是從人趣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人家家。天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其受生處,天三人二;即于天處受三生,于人間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處,天二人一;即于天處受二生,于人間受一生。此天家家,都是在人中得見道者。人家家中,若是三生家家,即其受生處,人三天二;即于人間受三生,天上受二生。若是二生家家,其受生處,人二天一;即于人間受二生,天上受一生。此人家家,都是在天中得見道者。如天家家中,稱天三人二者,先于人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修惑,從此命終,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大一):又從天中死歿,來生人間,受人一生(人一);又從人死,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并前一生,名為二生(天二);復從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人二);又從人死,復生天處,更受一生,并前二生,名天三生(天三),故是天三生,人二生。此天家家即于第三生天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又如人家家中,稱人三天二者,先于天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修惑,從天死歿,生于人間(人一);又從人死,生于天中(天一):再從天死,生于人間(人二);復從人死,三生于天中(天二);最后從天死歿,來生人間(人三),故是人三生,天二生。此人家家,即于第三生人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其余二生家家中的天二人一,及人二天一,準前例釋應(yīng)知。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10

相關(guān)推薦

  • 觀世音菩薩(五)

    《五》觀世音菩薩的形像 在人間應(yīng)現(xiàn)的菩薩,必定是與人類相同的形像,最多是相貌比一般人莊嚴而已,否則他便不能接近人類,或人類縱然敬仰、敬畏他,也不敢親近他了。所以觀音應(yīng)現(xiàn)度人的時候,…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法知識

    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 1、苦苦:純粹的受苦,如被打,牙痛等皮肉之苦以及精神上受煎熬等等。 2、壞苦:指的就是凡夫所認為的樂,因為其樂并不能常保,所謂樂的感覺很快就會過去,過去之…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四)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1)總說 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后,應(yīng)隨時以清凈信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yǎng)具而為供養(yǎng)。這是培養(yǎng)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法知識

    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力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禪天:梵眾…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日常生活修行(五)

    (六)進門 無論上班進辦公室的門,還是回家進自己的家門,進門的時候都要發(fā)愿:“愿一切眾生能夠進入解脫之門,進入解脫之城。” 解脫之城,也即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清凈佛剎。 &nbsp…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
  • 佛法知識

    禪宗六祖: 初祖達摩大師,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 以上講的是真心、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下面…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修集涅槃法緣 聲聞乘人,目的在證得解脫生死的般涅槃法。但一個有情從發(fā)心到證得究竟般涅槃,極速也需要經(jīng)過三生,至遲則須六十劫。經(jīng)三生是:第一生最初趣入資糧道,第二生修加行道,第三…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煩惱(一)

    在四圣諦(苦、集、滅、道)的苦圣諦中,苦的生起因是我們過去所做的業(yè)及現(xiàn)前的煩惱。過去所做的業(yè)已造,現(xiàn)世要受報;而現(xiàn)前的煩惱決定于我們,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證果的圣人,…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對治淫欲心的一支神劑

    本人從十五歲起手淫長達十九年,造成智力衰退,記憶力減退,小腹隱痛。在2000年我手淫嚴重時腰疼得跟折了一樣手腳冰涼,腰酸腿痛。手淫之后就是悔恨感和自悲感。給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2日
  • 讀日杲禪師《語錄》

    讀日杲禪師《語錄》   民國·李鼎昌世衰教微,風俗頹敗,道德仁義之士,云散風流;機械變詐之習,日新月異。既無宣圣①之周流行道,又無閩洛②之倡明絕學。以故社會中蚩蚩者流,如泛舟于汪洋…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平果县| 岗巴县| 盐池县| 昌宁县| 溧水县| 福建省| 萨嘎县| 永城市| 彭山县| 安泽县| 吉水县| 新平| 利川市| 齐河县| 历史| 公安县| 彩票| 芦溪县| 和田市| 沁源县| 淮滨县| 安丘市| 东平县| 遂宁市| 利川市| 东阿县| 鹰潭市| 瑞丽市| 都匀市| 平顶山市| 瑞昌市| 体育| 繁峙县| 丰宁| 丹阳市| 华蓥市| 邵阳市| 康乐县| 湖北省|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