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以化民,堪為王師,所以上升為帝釋天王之報。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國王等。于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本來有我,回向自己;今觀施法,從緣而生,根本無我,我執自然微薄,就能回向。自受不如他受,將此福利,回向法界眾生,共同享受;心大福大,心冥法界,福等虛空。此人福大如空,所以感生梵天,作大梵王,享大千世界之福。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
修補塔像,令前人造者續福,自己又添福,一舉而兩得福。決疑經云:“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禍。”此半句偈,說造新自己得福,修故令前人兼得福。具二福故勝。
作福雖好,不義之財而修福,福盡禍來,不如先避禍,無禍勝有福故。作福者,仔細留意。
修補寶塔,蘊佛光明;修補精舍,圖佛形像,建苦海之舟航,為信根之枝干,睹者發心,見便忘返,益福生善,惟此為先。
佛游拘薩羅國,時婆羅門耕田,持牛杖拄地,禮佛。佛笑。比丘問佛。佛言:“此人今禮二佛,禮我及杖下迦葉佛塔。”比丘愿見迦葉佛塔。佛令從婆羅門索地。索已,佛即現出七寶塔,高一由旬,廣半由旬。婆羅門曰:“我姓迦葉,是我迦葉塔。”諸比丘白佛:“能授泥否?”佛言:“可。”即說偈:“真金百千擔,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團泥,敬心治佛塔。”世尊禮過去佛,比丘亦禮。佛言:“人等百千金,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禮佛塔。”
觀此因緣,可知修補塔廟、經像等,有繼往開來之福,承先啟后之功。
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