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教基本知識

(表十)


3.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諸余邪執(zhí)。如增上緣,名義遍故。謗因即撥無善惡業(yè)因行,謗果即撥無善惡業(yè)行所招的異熟果。謗作用是謗無此世他世、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等,即撥無從此世間往他世間的作用,謗無父母的作用。父母各有二德:(一)可敬福田。若供養(yǎng)奉事,增長福業(yè);若殺害損惱等,成大重罪。(二)任持相續(xù)。即托父親的種子,母親能任持相續(xù)生長。撥無化生有情(中有身),即謗結(jié)生相續(xù)的作用。謗實事,即否認世間有真阿羅漢等。除此所說謗因果等外,五見中凡非其余四見所攝的一切邪執(zhí),都在這邪見中攝。這有兩種意義:(一)名寬。不正名邪,一切不正的見,皆可入這邪見所攝。(二)義遍。諸邪解的見解,皆可攝入這邪見中。如四緣中的增上緣,因等三緣所不攝的法,皆可在增上緣中攝的道理一樣。

這邪見的差別行相,如《成唯識論》說:‘此見差別,諸見趣中,有執(zhí)前際二無因論,四有邊等,不死矯亂,及計后際五現(xiàn)涅槃(參看前六十二見表)?;蛴嬜栽冢ㄗ栽谔欤⑹乐鳎ù笞栽谔欤?、釋(帝釋)、梵(梵王),及余物類(自性等),常恒不易;或計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橫計諸邪解脫;或有妄執(zhí)非道為道。諸如是等,皆邪見攝?!o因論唯是集諦下邪見,五現(xiàn)法涅槃唯是滅諦下邪見,迷有漏因,迷涅槃果故。有邊無邊等四,是苦滅二諦下邪見,迷有漏無漏果生故。不死矯亂,通四諦下斷問答四諦及迷四諦故。計自在世主等常恒不變,是計苦諦下邪見。計非道無道,是道諦下邪見。‘諸如是等’的‘等’字,等取十四不可記中有邊等四,是這邪見中攝故。詳細的解釋,可以參看《成唯識論述記》卷三十六,《瑜伽師地論》五十八、八十七等。

4.見取:謂于諸見,及所依蘊,執(zhí)為最勝,能得清凈;一切斗爭所依為業(yè)。取是執(zhí)取義。即于身、邊、邪等一切惡見,及惡見所依的五取蘊,執(zhí)為最殊勝,是能得涅槃清凈法的因,是為見取。由這惡見取著,各各互執(zhí)為勝,一切外道的斗爭因此而起,故見取為斗爭的所依。若執(zhí)非惡見及眷屬外的余法為殊勝,能得涅槃;或但執(zhí)為殊勝,而不計為能得涅槃清凈法的因,則是邪見,而非見取所攝。應知執(zhí)一切惡見及眷屬為最勝(唯此真實,余皆虛妄),而又是清凈因才是見取相。

5.戒禁取:謂于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zhí)為最勝,能得清凈;無利勤苦所依為業(yè)。即對于依隨者見而所受的戒禁,及戒所依的五取蘊眷屬執(zhí)為最勝,及能得涅槃清凈法,是為戒禁取。戒即是禁,故名戒禁。戒性遮別,即性戒名戒,遮戒名禁。外道以惡見為先,受持遠離殺盜淫等七種惡法的性戒,及受持拔發(fā)、執(zhí)三交杖、守牛狗禁等遮戒。受持這些戒禁,并非殊勝,亦不是能得涅槃的清凈因,是沒有任何真實義利的勤苦,所以論說戒禁取是無利勤苦的所依。除戒各眷屬外,執(zhí)余一切法為勝,及能為因,或得清凈,不執(zhí)為最勝,但說能為因,皆非戒禁取攝。應知執(zhí)取戒禁及眷屬為最勝諦實,而又是得涅槃清凈的因,才是戒禁取相。

(三)諸門分別

(1)俱生分別:十種煩惱中,貪、嗔、癡、慢、身見、邊見六種,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任運起故,是俱生:思察生故,是分別。疑、邪見、見取、戒禁取四種,唯是分別起,要由惡友力、邪教力及自分別三緣,才能生起故。列表十一如下: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2:53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3:18

相關(guān)推薦

  • 觀世音菩薩(六)

    《六》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音法門很多,大致分為顯密二門。密法多用觀想,必須身口意三業(yè)齊修,修學者必須師師傳承,師弟親授,修行時必須供養(yǎng)、作觀等儀軌壇場,而且不是短時能夠成辦。顯法則…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二)第二四德 皈依三寶的第二類四種功德,如《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復獲四德: 一、大護圓滿。 二、于一切種邪信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 三、得入聰睿正行正至善士眾中,所謂大…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三、伏斷位次:滅現(xiàn)行名伏,除種子及習氣名斷。斷的意義,約能斷說,是除害義;約所斷說,是不續(xù)義;自類相生的種子后生的作用不相續(xù),即是斷惑。過去未來的法無體,故無所斷;現(xiàn)在惑智俱起,亦…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三) 這六種香,都是實有,經(jīng)論中沒有明文說香是假法故。問:好惡等三,攝法已盡,何須更立俱生等三呢?答:事類不同,安立初三種:起用時別,復立后三種?;?qū)⒕尘托?,安立初三種: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四念處(三)

    五、總相念處: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還有一個總相念處,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苦、無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受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心念處…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
  • 地藏經(jīng)基本知識

    (2)恭敬說法師 知道了聽聞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實際地從善知識跟前去聽受。但要使自己聽聞正法能得殊勝的利益,對于說法師與所說的法和聽法的心理,都應該發(fā)起恭敬心,正確的思想,和清凈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佛法知識

    中陰身:介于此世和下一世,過渡階段的生命形式。 人死后,在最多四十九天的時間內(nèi),會有一個臨時的身體,作為一個過渡。但中陰身一期的生命,最多只有七天。一共最多只有七期。所以每七天,就…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
  • 地藏王菩薩靈感錄

    劉君信佛感應記 嘉義北岳殿地藏王菩薩靈感事跡 大病得救 讀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靈感記 唐若蘭女士刻地藏十輪經(jīng)自述靈感 痹疾感夢勿藥記 刺血繪像靈感 地藏菩薩靈感記 地藏觀音靈感記 地藏菩…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9日
  • 佛法知識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是說,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與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的關(guān)系,也是如此。如,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
  • 放生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不得分別大小貴賤 一味追求放生之數(shù)量或大小,而對某些眾生遠離慈心。如見兩盆魚,心想若放這盆軀體小的眾生,則價錢和數(shù)量要比放那盆軀體大的合算?;蛩季S買一大堆田螺的錢,還不夠買一只…

    佛學知識 2024年10月29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最近文章

推薦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抚顺市| 丽江市| 宕昌县| 九寨沟县| 磐石市| 锦州市| 新安县| 咸丰县| 原阳县| 舞钢市| 惠安县| 四平市| 老河口市| 桐乡市| 广昌县| 常德市| 上虞市| 兰西县| 民权县| 金湖县| 屯留县| 海南省| 渝北区| 荆州市| 玉山县| 吴忠市| 阳朔县| 新巴尔虎左旗| 修武县| 和政县| 越西县| 增城市| 施甸县| 陕西省| 余庆县| 宝清县| 武功县| 迭部县| 平度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