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佛法知識

心法和色法:

在百法里,心法是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個心所,色法就是五根六塵十一個色法;

在五蘊里,色法就是色蘊——五根、六塵;而六塵,主要是指能由六識分別的內六塵,心法就是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

在十八界里,心法是意根和六識,色法還是五根六塵。

能取和所取:取是攝取、取著之義。能取就是能分別、能執著之義;所取就是被分別、被執著之義。分別,是了知之義;執著是抓住不放之義。能取的是前七識,而所取的,既有色法,也包括心法。

色心二法與能所二取,有一些不同之處:

能取的都是心法,但心法不一定都是能取,第八識不分別、不執著,所以它不屬于能取,能取的只是前七識。不但如此,第八識因為被第七識執為自我,反而成了所取的對象。所以,能取,只是前七識,而所取,是一切法。

一心,就如一只蝸牛,而能取和所取就如蝸牛頭上的兩只角。這個一心是什么?就是出生一切法的總根源,即第八識,也叫如來藏。能取、所取,相對而存在,有能取,必然有所取;有所取,也必然有能取。

下面繼續講《心經》。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四句是講,在無余涅盤之中,五蘊、十八界通通已被消滅,唯余第八識獨存,煩惱已經沒有了,消滅煩惱的十二因緣法也沒用了。其實就在五蘊、十八界存在的當下,站在第八識本體的立場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這里指小乘緣覺的修行法門,在定中觀察從生到死的三世因果。有順逆兩種觀法。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現在世只有一世,過去、未來則有無量世。前兩支講過去世,中間八支講現在世,最后兩支講未來世。

一、無明:無明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無明。有兩種,一種叫一念無明,一種叫無始無明,二者加起來,叫五住地無明煩惱。

一念無明,也叫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其中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后三者也叫思惑,所以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也叫見思惑。

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在小乘即指三縛結,在大乘即是五利使。結、使,都是煩惱的異名。

三縛結:即我見結、疑見結、戒禁取見結。此三縛結,是證小乘聲聞初果須陀洹所必須斷除的,或說,斷除了三縛結,就證初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25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26

相關推薦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二十九) 丁、行蘊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其余相應的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總集起來,都是行蘊所攝。行有遷流、造作兩義:遷流義通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皆念念不住的…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
  • 地藏王菩薩靈感錄

    劉君信佛感應記 嘉義北岳殿地藏王菩薩靈感事跡 大病得救 讀地藏菩薩本愿經靈感記 唐若蘭女士刻地藏十輪經自述靈感 痹疾感夢勿藥記 刺血繪像靈感 地藏菩薩靈感記 地藏觀音靈感記 地藏菩…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9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一) (三)緣境: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用,對于所緣的境界,各有寬狹。眼緣色,乃至意緣法,第七緣第八,第八緣三類境。眼緣色境,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以前五識…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教基本知識

    (表三十六) 三、十八界 十八界就是: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如十…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印光大師論《凈土法門》   念佛法門,雖為求生凈土,了脫生死而設,但其消除業障之力,實亦極其巨大。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閑邪①、存誠、敢享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須明白因果…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依外五種: 一、大師圓滿:即彼有情,具內五種生圓滿已,復得值遇大師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千萬難行的苦行。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地藏經基本知識

    六、功能,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時,不借待作意發愿而作,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已圓滿覺證無礙故,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的加行智為親屬故,于彼利益有情事業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
  • 如何學習佛法?

    我們接觸佛教,聽聞佛法,誓愿皈依三寶,自稱“學佛”多年,也明白修行學佛應當要勇猛精進,好好學習。但是為何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或是所聽聞及所學習 的“佛法常識”,在生活中似乎都不太派…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2日
  • 佛教基本知識

    丙、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唯有三種,即佛、法、僧。《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問:皈依有幾種?……答:皈依有三種,謂佛法僧。四緣故,有爾所皈依: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二于一切種…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
  • 佛為什么要度眾生?

    ? ? ?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浪卡子县| 漳州市| 沛县| 扬中市| 扶沟县| 项城市| 淮滨县| 东乌| 正蓝旗| 芜湖市| 青阳县| 军事| 吴桥县| 美姑县| 淳安县| 临桂县| 汉寿县| 德清县| 永顺县| 专栏| 淮安市| 珠海市| 沙洋县| 四会市| 雅江县| 任丘市| 涟水县| 上饶市| 海丰县| 枣阳市| 育儿| 彰武县| 平远县| 鹤峰县| 无锡市| 勐海县| 高州市| 朝阳县| 当阳市|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