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级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_狠狠噜噜久久_欧亚在线中文字幕免费_久久久久久高潮国产精品视

地藏本愿經講記

(仞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圣一老法師述


敘言
仞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甲子仲春,余應香江佛子之邀,為演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同參研習,以是因緣,得訪故人圣公長老于寶蓮。展讀圣師之地藏本愿經講記,踴躍歡喜,不能自勝;復詳披究,見其詞坦義明、質直詣實、言近指遠,深契當機者也。夫佛法宗旨,不外教人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是謂之三寶也。而其修學入門,無有不從地藏始也;首求心地建設,明因果、詳事理、堅信心、啟智慧、光大孝道,止于至善之域,即心地無盡寶藏也。發之大宇為慈悲,觀音表之;終始不離智慧,文殊表之;充實美滿、幸福之人生,普賢大行是也。是以四大士總表佛法全體大用,何迷信之有哉!以少宣傳,致令世人莫解正真,生種種誤會,自失勝利。惜哉!今圣師于劫后,欣逢勝緣,復演之九華,深得意旨,以名號、布施、見聞三品,結歸三寶,發明一經真實功德,利濟無窮,自非具眼知識,莫能之也。讀竟如飲甘露、如獲至寶,即于講席,普勸流通,使天下學佛之士,各各了知,正修行路、不墮邪見、不造惡業、心開意解、增長福慧,庶不負佛祖之悲愿,大士之宏誓,暨圣師之婆心苦口也。

佛歷三○一一年清明前一日
華藏沙門凈空謹識

敘言

一九七九年,吾回祖國朝山,始登九華,瞻禮地藏菩薩圣跡,緬懷過去,無限感慨!八○年復來,與群公晤面,交談甚歡。八一年再睹,名山增色,僧尼倍多,佛事齊備,梵音唱誦,晝夜無間。八二年因緣時至,諸山長老、普全和尚、仁德法師鼓勵之下,洽逢中秋佳節,開講本經。又承安上法師,允諾翻譯,佛協會領導同志協參贊助,諸緣成就,在祗園大殿,宣講地藏本愿經。每日上午講經,下午寫稿,不期三十五日,案頭積稿,大致可觀。整個教理,包含深淺,初心學者,亦易研究。一方面明白佛教大意,一方面由解生行,離塵脫俗,無忝僧倫,置諸座右,不無小補。若在家修行,分明因果、酬報親恩、奉公守法、建立良好風紀、報效國家,亦甚適宜。此次講經圓滿,荷蒙緇素大德,皆大歡喜,圣一非常感激。更有法會同仁,詢及繕稿問題,付印流通者,故略敘梗概,以待后緣云爾。

一九八二年農歷九月十九觀音圣誕日

仞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此是三題,第一經題、第二人題、第三品題。

先講經題:

今日在九華山講地藏經,緣起三年前。一九七九年,我來九華朝山,初與仁德法師、諸山長老見面,又與馬書記相識。第二年——一九八0再來九華,仁德法師即議擬欲不慧來山講經,我說祖國大德法師很多,何用后學來獻丑,是不敢當。一九八一年,復來朝山,此事重提,又加馬書記贊請。當時不過說說而已,不期今八二年,便成事實。佛說萬法從緣生,緣會即成,不我欺也。所以此次講經,實感謝仁德法師,及諸山長老為發起人,更感謝馬書記,樂助其成。尤其是馬書記,為國、為民、為教、為九華山貢獻甚大。今日九華在全國名山中,不亞普陀山,每年都有超過千千萬萬人來朝圣跡,見聞隨喜,皆種善根。

今日祖國佛教落實——寺廟重興、培育僧才、佛法流通。南京刻經處,曾印普門品、金剛、法華、地藏等經,印得非常好,是線裝的。佛法既已流通,人人得以受持、讀誦;然而佛經道理很深,一般人不能了解時,須人解釋,因此就有講經法會。但是祖國法師甚多,用不著我來講,該請仁德法師及諸山長老,可是他們很客氣;我此次亦不過來祖國參學,向各位大德學習,其中有欠妥之處,還請各位大德指正。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過去已有七佛出世:第一是毗婆尸佛,第二是尸棄佛,第三是毗舍浮佛,第四是拘留孫佛,第五是拘那含牟尼佛,第六是迦葉佛,第七是釋迦牟尼佛;將來還有彌勒佛等九百九十五佛出世。每位佛出世,都說法教化一切人;因為人人皆有佛性,從性起修,功圓果滿,皆可成佛。

但是一般人迷而不悟,佛就對機說法,令其自覺。因為人的根機不同,佛說的法就多了。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印度迦毗羅國,十九歲出家,五年參學,六年苦行,三十歲便成正覺。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所說的經中,有一部地藏經。何故佛要說‘地藏經’呢?因為佛臨滅度時,還有許多眾生未曾悟道,在苦海中浮沉,佛特意將此等眾生,交給地藏菩薩去度,故說此經亦是“托孤付囑經”。此經在天上,佛為報母恩而說,又可以說是“佛門孝經”。地藏菩薩在因地中,多次為救母難,發大誓愿:“度盡眾生,方證菩提。”以此功德愿力,令多生父母離苦得樂,轉凡入圣,說是佛門孝經,一點不差。地藏菩薩以大神力,時時處處,度化眾生,離三途苦,得人天樂;在人天道上,方能修行悟道,又可以說此經是“人天因果經”。此經佛說已有三名,我不能盡說其義,希望各人自己去研習領悟。

平常諸方講經,多用天臺宗五重玄義解釋經題,我今亦不能例外。五重玄義,玄者微妙難思,義者深有所以。五重者: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名”是假名:法本無名,諸佛為法安名。假名之下,必有實“體”,行者尋名得體。“宗”是宗旨:體非宗不會,得旨會體。“用”是功用:無量功用,不離本宗,因用明宗。功用現前,力有深淺,則“判”歸大小權實“教相”矣。是名五重。

此地藏經以人、法為“名”。以諸法成就為“體”,真如也。以愿力度生為“宗”,依理發愿也。以斷惑證真為“用”,依法修行也。以引權入實為“教相”,滿眾生愿也。略標此經五重之義。

古德釋經題,有七種立名,不離人、法、喻(單三、復三、具足一)。以人立題者,如阿彌陀經。阿彌陀是梵語,此云“無量光”,即見性悟道之時,其光明無量;阿彌陀又名“無量壽”,吾人得法之時,了諸法本來,不生不滅,常住世間,法壽無疆。人即是法,所以以人立經題。以喻立題者,如梵網經。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每一世界,教法不同,所以菩薩到無量世界,親近無量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方能成佛,是以喻也是法,因此有的經以喻立題。以法立題者,佛將所得之法,為人演說,如般若、涅槃、方等等經,皆是以法立題。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人、法、喻具足的經題。不一一解釋。

此‘地藏菩薩本愿經’,以人、法為題。‘地藏菩薩’是人,‘本愿’是法。菩薩二字,具足應云‘菩提薩埵’。菩提是佛道,薩埵是眾生;菩薩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欲度眾生,必須先求菩提,以菩提之法,方能下化眾生。欲求佛道,必須先度眾生,眾生度盡,菩提始現。所以上求菩提,即下化眾生;下化眾生,即上求菩提。兩名一義耳。

‘地藏’是名,‘菩薩’以德立名。地者,心地也。人心如大地,大地能生萬物,人人皆知;心地能生萬法,則眾不知,必假佛法,發明心地,心地含藏無量清凈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令他成佛道。何以故?此無漏功德,無自性故。所以能自度、度人,皆成佛道。佛法是平等的。孔子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名之為仁。”也是這個道理。

地藏菩薩明白這個道理,就依理發愿——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發先度人成佛之愿,所以名為大愿。又是本昔所發之愿,故名‘本愿’——其本愿在本經中,有四處說明。一切菩薩,皆有本愿:例如文殊發愿,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發菩提心,此是文殊本昔之愿;普賢發愿,令一切菩薩修萬行、趨萬德,此是普賢菩薩本昔之愿;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現身說法,此是觀音菩薩本愿。不但菩薩有本昔之愿,即釋迦如來在法華經中,亦顯露其本昔之愿。方便品云:“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又云:“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如是本愿二字,的確是諸佛菩薩,在本昔發心時,所發之愿也。

地藏菩薩昔日所發之愿,從愿起行,由行得力;得神力時,就能度一切眾生——已成佛、當成佛、未成佛。則地藏之愿,真實不虛,故名‘地藏菩薩本愿經’。

地藏菩薩得大神力時,就能將一身分為無量身,一一身度百千萬億人,所謂‘化現金容處處分’。佛滅度一千五百年,菩薩降跡新羅國王家,姓金,號喬覺。在我國唐朝高宗永徽四年,金喬覺廿四歲,祝發。攜白犬善聽,航海而來,至江南青陽縣九華山,端坐九子山頭七十五載。至唐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計九十九歲。時有閣老閔公,每齋百僧,必虛一位,請洞僧足數。洞僧乞一袈裟地,公許之;其衣遍覆九華,遂盡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離塵脫白,反而禮其子為師,故菩薩像,左道明,右閔公。菩薩端坐九華七十五載,深入禪定。禪定是神力之根本,大士獨居修禪時,九華山志曾有大士送童子下山詩一首:“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擺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九華昔叫九子山,因李白贈青陽韋仲堪詩而得名。詩曰:“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經’是通題,通一切經故。經之一字,在中國解釋,有訓常,三世不易故;訓法,十方同尊故;訓貫,貫串一切法故;訓攝,攝化所度機故。

又依我國圣賢之典曰‘經’,因此佛經也名經;多加一契字,謂如來所說之法,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如來說法,應機設教,不深不淺,故能契理,又能契機。法華經方便品云:“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據此文,則如來能將不可思議之妙法,以方便智而演說之。故能契理,又契機。

印度‘經’之一字,梵語修多羅,含五義不翻。一、涌泉,義味無盡。故凡誦經者,至心誦一次,可能領會一義;無量次,則解無量,義矣。二、出生,能生妙善故。凡誦經者,不久依仗經力,化剛為柔、變愚成智、罪滅福生,成就種種善法。三、繩墨,楷定邪正故。修行邪正以經語為準則。金剛經云“有四相,即非菩薩;無四相,乃名菩薩”。四、顯示,能示正理故。誦經相應,固地一聲,便得法悟道。如六祖聞金剛經,大徹大悟。五、結鬘,貫串諸法,莊嚴法身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7:09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7:13

相關推薦

  • 地藏經講記

    地藏菩薩又說:‘世尊,過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此佛我曾經親近過,我知此佛功德。其名“寶性”者,佛性也。一切眾生在生死海中浮沉,受種種苦,而其佛性隨緣不變,猶如金寶隨緣而作…

    本愿經原文 2024年5月7日
  • 地藏經講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復以病苦之次,…

    本愿經原文 2024年5月10日
  • 地藏本愿經講記

    復有地獄。名曰燒腳。 滿地火炭,烘罪人腳。 復有地獄。名曰啖眼。 鐵鷹飛來,啄罪人眼。 復有地獄。名曰鐵丸。 饑吞熱鐵丸。 復有地獄。名曰諍論。 彼此鐵爪互害故。 復有地獄。名曰鐵…

    本愿經原文 2024年4月26日
  • 地藏經講記

    地藏菩薩又白佛言:‘世尊啊!過去有佛出現世間,其名號曰毗婆尸。我曾經親近,此佛功德我是知道的。’ 梵語‘毗婆尸’,又名維衛,此云勝觀。佛法要觀心,心字三點,第一點是空——一切法入心…

    本愿經原文 2024年5月8日
  • 地藏經講記

    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 上來我執輕微,了法無我,罪福無主,心無形相,可大可小。心量大福大,心量小福小;心無限福無限,心有限福有限。今但回向…

    本愿經原文 2024年5月9日
  • 地藏本愿經講記 (如來贊嘆品第六)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圣一老法師述 如來贊嘆品第六 地藏神力唯佛能宣,眾生不識,故佛贊揚。一者贊嘆地藏有如是等神力,二者令眾生獲種種利益,以此因緣故有此品。神力是度生之緣,向下…

    本愿經原文 2024年4月27日
  • 地藏本愿經講記

    復有地獄。名曰鐵牛。 鐵牛斗身,遍體鱗傷。 復有地獄。名曰鐵衣。 赤鐵裹體,皮肉燋燃。古德云:“現見袈裟離體,將來鐵褋纏身者。”此獄也。 復有地獄。名曰千刃。 匕首名刃,千刃刺體。…

    本愿經原文 2024年4月26日
  • 地藏菩薩本愿經全文(地藏經全文完整版)

    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南無本師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菩薩,此界…

    本愿經原文 2024年4月9日
  • 地藏經講記

    閻浮眾生與菩薩有緣之文。 因地藏菩薩最初發心在閻浮;二次度母,一次做國王,皆是閻浮之人。又閻浮眾生,多是菩薩超度,令其出生人間者。閻浮眾生一聞菩薩誕辰,不論小兒老婦,皆歡喜慶祝賀誕…

    本愿經原文 2024年4月29日
  • 地藏本愿經講記

    閻浮眾生,內無智慧,外隨惡友,便起邪見。狂心熾盛,妄想害佛。佛是法王,害不得的,極其量,‘出佛身血’而已。昔者提婆達多,起邪見,欲害佛,而自作佛;以大石擲佛,碎石傷佛足,指出血,火…

    初中孩子教育 2024年4月24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珠海市| 额敏县| 巴里| 平顺县| 上虞市| 渭南市| 广昌县| 贵南县| 太仆寺旗| 普陀区| 诸暨市| 沅陵县| 海淀区| 黎城县| 合阳县| 荣成市| 临武县| 景洪市| 兴业县| 永城市| 卢湾区| 巨野县| 黔江区| 鹿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嘉义县| 石城县| 石河子市| 苏尼特右旗| 鹤壁市| 离岛区| 长武县| 酉阳| 双流县| 东海县| 香河县| 四会市| 玉屏| 改则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