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殺龜(二) 2024年5月23日 下午8:26 ? 佛學故事 ? 閱讀 354 (四)一尸兩命,母子俱亡2005年8月,閻某驅車前往海軍402醫院,路上看見一大一小兩條蛇橫過馬路,車開過去并沒有壓死它們。閻某不甘心,又倒車回去,反復輾壓幾次,終于把兩條蛇活活壓死!幾天后,他帶著懷孕九個月的妻子開車從此路經過,車門突然無故敞開,他妻子猛的栽了下去,當場死亡!未出生的孩子也死在腹中,正好是兩條人命!不可思議的是,當時車速很慢!而出事的位置正是那兩條蛇被壓死的地方!(五)一死一截肢——兩則殺蛇真實果報陳某,上山打獵,發現一條約3公斤重的大蛇,他馬上用槍托按住蛇頭,想活捉它。不料蛇拼命掙扎,蛇身纏著獵槍,蛇尾碰巧扣著了扳機,“砰”的一聲,獵槍火藥直射陳某胸膛,陳倒在血泊中,抬到醫院未及搶救已死亡!了悟子:我的朋友、青年作家焦念紅家住山東淄博博山區,人很聰明,善良健談,幾年前在自己家院子里打死一條蛇,不久之后,莫名其妙的渾身無力進而全身癱瘓,至今臥床不起!醫院無能為力,最后竟做了截肢手術,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看望他的人無不悲痛落淚。遺憾的是,沒有人知道他得病的真實原因,也沒有人幫他做懺悔超度。去年我到淄博酸廠燒傷醫院去看過他一次,談到殺生的報應,念紅才忽然想起殺蛇的事情,后悔不迭。據說他姐姐信佛多年,一直勸他皈依,不知他現在身體恢復得如何?很想抽空去看看他。(六)陳四該死李春潭觀察使,于癸己年三月,押運糧船到懷寧縣大長溝,這時有兵役龔愷,夜夢一位白發蒼蒼老翁對他說:“明天早晨,我有災難,懇求你援手救我,來日自當圖報。”夢境清晰,醒來不明所以。次日早上,忽然聽到鄰船一陣喧鬧聲,龔愷走出探看究竟,見一只大水獺,在靠近鄰舟的水中,忽浮忽沉,頃刻被人捕獲。龔愷想起昨夜夢中所見,心有所動,于是出價五百紋銀要買下水獺,眾人都答應,只有水手陳四不肯,并說:“獺皮一張,就值數金,五百紋銀,怎能買到?”龔愷愿再加價,可是陳四隨手用鐵叉猛擊水獺,腦漿迸裂,立即慘死,之后剝下獺皮,又分吃獺肉。不久凡吃過獺肉的人都病倒,陳四尤為嚴重,在昏迷中喃喃自語道:“我多年修練,今遭厄難,蒙仁人君子,愿贖救我,眾人同意,唯你不但阻止,而且狠心猛擊我頭部立死,如今非索你的性命不可。”眾人見狀,知道是水獺前來報怨,都代陳四懺罪禱告,水獺不許,陳四晝夜號叫數天,吐血而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贊 (0) 0 生成海報 打蛇殺龜(一) 上一篇 2024年5月23日 下午8:25 打蛇殺龜(三) 下一篇 2024年5月23日 下午8:26 相關推薦 人生時空的圓 人生在世,歸納而言,就是與兩種人相處,一是自己,一是他人。 ??? 自處處人,就像在畫圓,以自覺、自度為圓心,以慈悲、利他為半徑,所畫出來的一個人生時空的圓。 ??? 自處看似簡單…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31日 追求錯了,當然痛苦 ?天地之間,一切都在變化,身體、財富、名聲、親眷等皆為無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自己的心才與自己生死相隨。 ??? 從前,有個商人娶了四個妻子:四夫人最得丈夫寵愛,丈夫對她言聽…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31日 五家七宗源—懷讓系 五家七宗源—懷讓系 懷讓(617—744)俗姓杜,今陜西安康人。隨侍六祖惠能15年,唐先天二年(713)往南岳居般若寺(今福嚴寺),唐開元中(713—714),一個叫道一(70… 佛學故事 2024年6月14日 佛本無緣,緣由心生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不到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個月,又因不耐寂寞還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對他說,你…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12日 母親的放棄 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然后從安化縣城到長沙,再從長沙到大連,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 本來,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可是一聽價錢,她覺得還是能省就省吧。 沿著…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13日 佛學故事 三圣一堂說 清·陳承惠嘗考三圣之來歷,道不同而教亦異,無非欲與人為善者也。今萃三圣于一堂,更欲天下萬世同歸為善者也。孔子生于魯襄公二十一年庚戌歲十月庚子日;釋迦佛生于周昭王… 佛學故事 2024年6月14日 釣魚惡報(一) 魚類品種眾多,都有神識,也都知貪生怕死,與人無異。釣魚無論如何都算不上一種高雅的運動,充其量只是一種殘酷殺戮,是把自己短暫的快樂建立在魚兒無窮的痛苦之上!上天有好生之德,以釣魚為樂…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23日 如何同時成為一位修行者與生意人?(五) ?如何成為一個大手印行者的生意人 你不需要改變什么,而需要具備三種特質。身為一個小乘行者,能夠不傷害別人;身為一個大乘行者,能夠不傷害他人并幫助他;身為一個金剛乘行者,需要知道什么…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31日 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論懷讓 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論懷讓 (一) ? 南岳懷讓,陜西金州人,公元677—744年,俗姓杜。十五歲出家先學律宗,后到嵩山拜慧安為師,慧安介紹他到曹溪去見慧能。 慧能問:“你從哪… 佛學故事 2024年6月14日 放生的感概 2012年5月30日中午,我下班回家,又看見大嬸賣河里釣的魚(雅魚本地珍貴品種)、1只蝦、1個泥鰍和七八條黃拉丁(本地俗稱),因前幾天我就是在她那買的黃拉丁(河里野生魚類),全部放… 佛學故事 2024年5月22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昵稱: *郵箱: 網址: 記住昵稱、郵箱和網址,下次評論免輸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