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陪初三的孩子備考(初三家長如何陪伴孩子迎戰中考)
最近我們群里一位家長和我們講述了她的煩惱:
“我目前在孩子學校附近租房陪讀,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什么事也不要孩子做,讓孩子安心學習,可是孩子成績總也不見好。眼看明年就要中考了,有時候著急說孩子幾句,他就生氣了。實在不知道該怎么陪?!?/p>
此言一出,一時間“陪讀”這個話題再次引起群里家長們的討論。
陪讀路上,古有“昔孟母,擇鄰處?!爆F有媽媽帶娃“渡劫”,竭盡全力地想給孩子一個光明前程??涩F實,沒那么盡如人意。
對孩子來說,初三是一個坎,而家長在孩子備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并在生活中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家長們竭盡全力確實很辛苦,但是如果方法不對,將自己和孩子困在陪讀誤區里,只會事與愿違。
誤區一:總把關心放嘴邊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除了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外,就是經常掛在嘴邊的詢問、叮囑。
“今天在學校吃得好不好?”
“上課都聽得懂嗎?”
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們工作回家,是不是也不喜歡家里人跟著嘮叨?孩子在學校里緊張學習了一天,已經非常疲勞和煩躁,再聽到家長的詢問,情緒肯定更不好。
建議: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家長也要少說多聽。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教育者,而是一個傾聽者。如果父母能在這個時候做好傾聽者的角色,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讓他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得到一定緩解,這不是比跟在孩子后面一直說個不停更好?
如果家長一定要“說”,那就說對孩子有幫助的話。比如,孩子現在面臨哪些問題?能不能幫他找到解決的方法。
誤區二:一心盯著重點校
今年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的英子,就是一位被母親的高期望傷害的孩子。
英子考了第二名,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然而媽媽宋倩非但沒有鼓勵她,反而是數落她。
媽媽對她的要求嚴格到“變態”地步,要求女兒必須要考700分以上,目標院校只能是“清華北大擇其一”。
不斷地苛責,不顧及孩子意見的目標,不僅讓英子距離自己的夢想大學“南京大學”越來越遠,還讓她得了抑郁癥。
調查顯示,大部分孩子的考前焦慮情緒是受家長影響造成的。
對于中考的重要性,其實很多初三學生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認識,所以談不上很緊張。
倒是家長們,考慮到孩子的前途,一心想讓孩子考入重點高中。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不僅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建議:
要想孩子有好心態,家長首先就得擺正自己的心態。必須明白:中考確實很重要,但它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機會。
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合理的評價和正確的期望,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被重點高中錄取,考不進也不意味著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
當家長以寬容、寬松的心態看待中考和孩子的成績,孩子身上的負擔肯定會輕松不少,有所助益。
誤區三:打擊孩子自信心
知乎上有個孩子求助:人活著應該怎么辦啊?
“我父母從小就貶低我,打擊我,還說這是真心話,為我好,忠言逆耳。我本來就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現在對自己一點自信都沒有,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很自卑,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
結果父母又返過頭來抱怨我不自信,抱怨我內向沒主見,我不知道怎么辦。人活著到底應該怎么辦???”
生活中確實有些父母,不顧孩子的自尊心,像上面求助的這位主人公的父母一樣,在言語上傷害孩子。
這類批評最容易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孩子在中考前就開始自暴自棄。
建議: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在和孩子相處上也該謹記這一點。
在中考沖刺階段,自信心對于考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家長應該給予他們信任和鼓勵。
即使孩子的成績暫時落后,沒能達到家長的期望,仍應給他們鼓勵,對于他們每一點的進步都及時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慢慢建立起信心。
誤區四:孩子“全托”沒我事
有些家長直接在考前把孩子送進“全托”輔導班,把輔導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責任丟給了老師。
“孩子的作業我不會,生活上也招他煩,不如找個輔導班,讓專業老師來做!”
家長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排,實際上這是在逃避責任。
對孩子來說,在他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家庭的親情和溫暖缺失了。而過于依賴老師也會讓孩子缺乏自主能力。
建議:
中考是道關,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闖關”。中考沖刺階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勞、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長給予親情的溫暖。
抽出更多時間和孩子一起度過這段關鍵時期,和孩子一起在“闖關”中成長吧。
誤區五:草木皆兵瞎打聽
“別人都在補課,我家孩子不補一定會被甩下的!”
為了防止孩子“被甩下”,不少家長想辦法給孩子找家教。然而這樣盲目的行為,往往會打亂孩子正常的計劃。
建議:
家長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他存在哪些問題,是否需要補習。再向老師咨詢學校的計劃和節奏,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請老師“出招”,幫助找到解決方法。
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漏洞,并及時有效地修正、彌補。
誤區六:制造緊張氣氛
為了給孩子督戰助陣,有些家庭刻意制造出“一級戰備”的考前狀態。
將家里電視線拔掉,網線斷掉,把孩子的手機換成老人機或者沒收,以杜絕外界的干擾因素。
其實,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心理覺得壓抑、煩悶,無法安心備考。
建議:
家長最好順其自然,關鍵的時候給孩子點撥點撥就行。
同時,盡量避免出現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鄰居沖突等,營造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
如何心態壓力的調整
基礎好的學生應查缺補漏
學習成績好的考生往往最容易在基礎知識上丟分。
考試臨近,這些考生要抓緊時間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保證不留知識盲點?;A再牢的考生也會有薄弱點,在這段時間要放下偏題、難題,回歸基礎知識,并注意總結、提升方法。還可以把以前月考的試卷、試題拿出來翻看,對所學知識進行最后的梳理與練習,要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或薄弱環節進行查缺補漏,做最后的熟練性學習。
這個階段,考生要注意歸類復習。把從初一到初三課本上的重點知識整理歸類復習一遍,并把指導書上的典型題目做一遍。對于數理化學科而言,歸類復習很重要。比如考生復習數學科目時,要分“幾何”、“代數”兩大板塊進行復習。在精練的原則上多做題,并適當做一些往年的中考試題,開拓思路。
基礎薄弱生應注重多做題
對于一些基礎薄弱、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以在這段時間里把主要精力放在做題上,主要以中考總復習習題為主。要力求在考試中保證試卷中的基礎部分少丟分。通過大量的練習題來理解消化學過的知識點,邊做題邊鞏固基礎知識。因為只有在不斷做題的過程中才能找到不理解、不明白的“癥結”,然后“對癥下藥”。
成績較差的考生還要按照老師的安排進行復習,一定要跟上學校和老師的復習步伐和節奏,別掉隊。學校的安排和老師的指導,是根據考試范圍和要求作出周密的計劃的,因此,嚴格地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每一階段、每一環節的復習備考,也是至關重要的??忌€可以利用中午的課余時間找老師進行個別指導。
偏科生抓牢基礎
隨著考試臨近,一些平時偏科的考生也很著急,怕“瘸腿”科目影響自己的成績。有的考生把時間都花在了薄弱科目上,導致別的科目沒時間復習。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反正偏科了,干脆對薄弱科目不管不顧,一心復習其他科目。
據了解,學生偏科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的學生是受到家庭、老師的影響,還有的學生因為基礎不好以及心理問題等原因偏科。偏科會影響考生的總成績和學習自信心,讓不少考生和家長頭疼??忌皶r找到自己偏科的原因,尋求老師的幫助,分析一下自己的弱項在哪里,是基礎知識差還是答題技巧存在問題,請老師為自己提出相應的建議。
考前不要過度焦慮
隨著考試的臨近,很多考生會很緊張,。心理緊張的學生一般會出現以下癥狀:
對考試產生害怕、憂慮、不安等情緒;
對考試結果缺乏信心,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
有時還伴有頭痛、失眠、食欲不振、脾氣暴躁、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頭腦遲鈍等反應,甚至對考試產生嚴重的恐懼感。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考試焦慮”。心理學研究表明,考前適度的焦慮有助于發揮考生的心理潛能,但過度的焦慮則會抑制大腦,不利于考生復習的臨場發揮。因此,如何調整考前心理狀態,是所有考生普遍重視的問題。
如何緩解備考壓力
客觀估計正確定位
考生對自己的應試能力須有正確、客觀的估計,從實際出發,確定適當的考試目標和期望值,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此外,考生考前會遇到很多壓力和挫折,情緒出現波動是正常的,但考生要有意識地加以控制,并及時調整,盡量使自己處于心平氣和、情緒飽滿的狀態。另外,考前幾天,為了保持狀態,每天還要做適量的練習,但不要再做難題了,做難題有時會挫傷自己的自信心。
注重過程淡化結果
引起考生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諸如考不好不能進重點高中、沒法向父母交待等無端的擔憂,這種擔憂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影響了平時的復習和臨場的發揮。因此,在臨近考試時,考生要做到過程和結果的分離,即考生只要注重平時的復習,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試結果則不要過多地考慮,不斷提醒自己“只要自己盡力就行了”。
認真復習合理安排
扎實的基礎知識不僅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更是穩固心里狀態的定海神針。因此,考生考前要制訂一套系統全面的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在自己相對薄弱的內容上安排時間多一點,在自己強項的內容上安排時間少一點??记懊刻於家鲆欢ǖ木毩?,但強度不要太大,主要是為了保持狀態。